性命雙修.成就佛心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性命雙修.成就佛心

修性即修心性,修命是續長生 (物格.知至.意誠.心正.身修.家齊.國治.天下平)


您沒有登錄。 請登錄註冊

儒道同源一脈相承 ; 孔子是老子的入門弟子

向下  內容 [第1頁(共1頁)]

陳志玄


版主
版主

孔子是素食者


國外某些百科全書記述說,孔子是非暴力主義者,而且是素食者,並稱,孔子曾極力主張在餐桌上以筷子替代刀子,從而避免使人聯想到暴力。一些外國人也據此認為孔子是素食者。但大多數中國人對此種說法都不屑一顧,他們都能根據隨口背誦出的儒家經典名句來證明孔子不是素食者。那麼,孔子到底是不是素食者呢?這裡我們就提出兩個證據來說明,孔子是真正的素食者。

孔子是老子的入門弟子


據記載,孔子一生中曾多次與老子相見。其中的一次是在孔子老年的時候。在《莊子.天運》中有記載:

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,乃南之沛見老聃。老聃曰:「子來乎?吾聞子,北方之賢者也!子亦得道乎?」孔子曰:「未得也。」老子曰:「子惡乎求之哉?」曰:「吾求之於度數,五年而未得也。」老子曰:「子又惡乎求之哉?」曰:「吾求之於陰陽,十有二年而未得也。」……

孔子見老聃歸,三日不談。弟子問曰:「夫子見老聃,亦將何規哉?」孔子曰:「吾乃今於是乎見龍。龍,合而成體,散而成章,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……」

這裡的老聃即是老子。文中大致意思是,孔子51歲了還未得道,於是前往南方沛地拜見老子,老子問孔子是否得道了,孔子回答說沒有,孔子接著又回答說他曾多年求之於「度數」和「陰陽」的方法但均未能得道。後來,孔子在此次見老子之後,曾三日未開口說話,並贊嘆老子如龍,能自在自如地駕御陰陽。文中雖然沒有談及老子向孔子傳道的細節,但我們從前言後語中可以看出,此次孔子與老子的會面,實際上是老子應孔子的請求向其傳道。孔子得道後,三日未開口說話,則顯然是陶醉在聞道後的內在喜悅之中。古人所謂「問道」或「求道」即為拜師並依師父所傳之法修行的意思,是非常嚴肅重大的事情。孔子曾說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(《論語.裡仁》),意思是說,如果早上能聞道,那麼即使晚上死了也知足了。由此可見,所謂「問道」決非等閒之事,授道者一般也不會隨隨便便就傳道。

老子與孔子師生之間的對話在《莊子》中還有多處記述。例如在《莊子.知北游》中有一段:

孔子問於老聃曰:「今日晏閒,敢問至道。」老聃曰:「汝齊戒,疏瀹而心,澡雪而精神,掊擊而知。夫道,?然難言哉!將為汝言其崖略:夫昭昭生於冥冥,有倫生於無形,……此其道與!

內容也是關於孔子向老子問道時兩人之間的對話,老子則首先要求孔子齋戒,並調整好精神狀態。這次會見並非傳道,老子說:「道是深奧難言的,我只能給你講個大概……」。另外,老子與孔子師生之間的往來在許多其它古籍中也有所記載,如《史記.老莊申韓列傳》中有一段:

孔子適周,將問禮於老子。老子曰:「子所言者,其人與骨皆已朽矣,獨其言在耳……。」孔子去,謂弟子曰:「鳥,吾知其能飛;魚,吾知其能游;獸,吾知其能走……至於龍吾不能知,其乘風雲而上天。吾今日見老子,其猶龍邪!」

從中可以看出,孔子對老子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。在《史記.仲尼弟子列傳》中有:

孔子之所嚴事:於周則老子……

意思是說,孔子在周國的首要事情就是會見老子。可見孔子非常重視拜會老子,其師生之間的往來也決非一次兩次。此外,老子與孔子之間的師生關系還可以從許多其它經典中獲得證據,如《韓詩外傳》和《禮記?曾子問》等。因此,綜合上述,老子與孔子非一般的師生關系,而且,我們可以肯定孔子是老子的入門弟子,並隨之修行多年。所謂入門弟子,就是經師父傳法後,修行得道的弟子。

 


孔子即是老子的入門弟子,則就必須遵守修行的戒律,而終生「齋戒」就是道家的基本戒律之一,這在許多道家典籍中都有記載(見前文),因此孔子必定是素食者。


儒道同源

關於老子與孔子之間的師生關系,有些學者予以否認。其主要根據是,老子的《道德經》中有:「絕仁棄義,民復孝慈」等類似之句。意思是說:「棄絕仁義,人民自然就會回歸慈愛和孝行」。於是認為,老子的思想與所謂以「仁義」為主線的儒家文化是相互矛盾的。其實這不過是執著文字之誤。在《莊子.大宗師》中有一段:

顏回曰:「回益矣。」仲尼曰:「何謂也?」曰:「回忘仁義矣。」曰:「可矣,猶未也。」他日復見,曰:「回益矣。」曰:「何謂也?」曰:「回忘禮樂矣!」曰:「可矣,猶未也。」他日復見,曰:「回益矣!」曰:「何謂也?」曰:「回坐忘矣。」仲尼蹴然曰:「何謂坐忘?」顏回曰:「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知,同於大通,此謂坐忘。」仲尼曰:「同則無好也,化則無常也。而果其賢乎!丘也請從而後也。」

 


這裡我們將此段文字詳細譯出:顏回說:「我有長進了。」孔子說:「你有何長進了?」顏回說:「我忘掉仁義了。」孔子說:「很好,但還不夠。」過了幾天,顏回又向孔子說:「我有長進了。」孔子說:「你有何長進了?」顏回說:「我忘掉禮樂了。」孔子說:「很好,但還不夠。」過了幾天,顏回又向孔子說:「我有長進了。」孔子說:「你有何長進了?」顏回說:「我坐忘了。」孔子驚奇地問:「坐忘是什麼意思?」顏回說:「忘掉了身體,忘掉了頭腦和知識,與大道融合,這就是坐忘。」孔子說:「與大道融合則不會執著,而能順應自然。你果真是賢人呀!我也要會跟你一樣的。」由此可以看出,忘掉仁義禮樂而回歸純朴的大道,才是孔子一生所真正追求的。


有人可能會說,這些引述都是出自道家經典,自然會贊揚道家而貶低儒家。那麼好,我們就在儒家的經典中看一看有沒有所謂「老子的思想」。在《中庸》中有:

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:其為物不二,則其生物不測。

意思是說:天地之道,可以概括地說就是,對萬物不偏不倚,無好無惡,因而能生化萬物。對比在老子的《道德經》中有: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

兩者不是很相似嗎!在《中庸》中還有:

……如此者,不見而章,不動則變,無為而成。

以及在《論語.衛靈公》中有:

子曰:「無為而治者,其舜也與!……」

孔子也主張「無為而成」,也贊頌舜的「無為而治」,對比在《道德經》中有:

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……

以及:

是以,聖人無為,故無敗;無持,故無失。

再及:

是以聖人……不自見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長。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
兩者的思想不是如出一轍嗎!再者,在《論語.述而》中有:

子曰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。」

可見孔子也認為修行得道為首要,依守仁義為次要。對比在老子的《道德經》中也有:

……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……

兩位聖人對道德和仁義之間關系的看法完全一致。此外,在《孟子.盡心》中有:

孟子曰:「仁也者,人也。義也者,宜也。禮也者,履也。智也者,知也。信也者,實也。合而言子者,道也。」

意思是說,仁義禮智信不過是道的外在表現而已,其真正的內涵還是道。在《孟子.離婁》中還有:

孟子曰:「離婁之明,公輸子之巧,不以規矩,不能成方圓;師曠之聰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;堯、舜之道,不以仁政,不能平治天下。今有仁心仁聞,而民不被其澤,不可法於後世者,不行先王之道也。……」 

意思是說:「即使是象離婁和公輸子那樣手藝精巧的工匠,也需要用尺規等工具來設計;即使是象師曠那樣靈敏的樂手,也需要用六律才能正五音;即使是象堯和舜那樣有道的君王,也需要施行仁政才能平天下。現在(的國王)徒有仁慈之心和仁義的美名,而人民卻沒有得到什麼實惠,效法(堯舜的)仁政卻治理不好國家,這都是因為(他們)不具備堯舜那樣的道行。」可見孟子也認為,不可只重外在的仁義,而無內在的道德,否則其仁其義,不過是假仁假義,到頭來,禍國殃民不說,還因為自以為是而害了自己。對比老子在《道德經》中的警示:
大道廢,有仁義;智慧出,有大偽……


兩者不是很相像嗎!在《孟子.離婁》中還有:

孟子曰:「愛人,不親,反其仁。治人,不治,反其智。禮人,不答,反其敬。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,其身正,而天下歸之。」

可見仁義禮智,也非戒律條規,不可過分拘泥,身正則自然得天下。此外,儒家經典中論道之言還很多,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。

孔子一生「志於」修行求道,道心雖然很高強,但也積極入世,且奉行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的人生哲學。他才智非凡,絕非迂腐之輩,其待人接物行中庸之道,而不循規蹈矩。孔子當過官,侍奉過國王,一生中經常與王公貴族們談政論政,不可能整天道不離口。尤其是對於那些對修行求道不感興趣的人,只能以「仁義禮智信」來規勸。所以,孔子自然不會象早已得道並向往出世的老子那樣言辭激烈。這是很正常的事情,不能要求聖人們的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個性。總之,老子所說的「絕仁棄義」,決非是教人們去做不仁不義之事,而是在強調要人們更注重內在的道德;孔子更多地談論「仁義禮智信」,並不能說明他不具備內在的道德。各人有各人的興趣,重點不同而已。難道我們要求聖人們所說的話都要完全一樣,甚至於要一字不差嗎!如果是那樣的話,那還算是聖人嗎?   
其實,儒道之爭,自古有之,如司馬遷曾說:「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,儒學亦絀老子」。但在孔子和老子所生活的時代,並無儒家和道家,更無儒道之爭,儒家和道家及其之間的爭論,都是出於後人的造作。若能認真實在地研究經典,則會發現儒道實際上是同源的。

 

一脈相承

 

關於孔子是素食者的另一個證據是,孔子要求其入門弟子齋戒之後才能給予傳道。《南華真經》中有:

顏淵問道於孔子。孔子曰:汝齋戒,吾將告汝。顏淵曰:回貧,唯不飲酒、不茹葷久矣。孔子曰:是祭祀之齋,非心齋也。……」

意思是說,顏淵向孔子拜師求道,孔子則要求他先齋戒,顏淵回答說他很窮,已經很久都沒有喝酒或吃肉了。孔子則進一步要求顏淵要「心齋」,意即淨化心靈。由此可見,孔子向弟子傳道時,也遵循道教的規矩而要求弟子持戒。這也進一步證明了,真正的儒家和道家是一脈相承的。

有人認為,「齋戒」是「祭祀」之齋,非終生吃素的意思。對於一般的弟子來說,也許如此,但是,對於入門弟子,則未必。在《孟子.離婁》中有:

孟子曰:「……雖有惡人,齋戒沐浴,則可以祀上帝。」

意思是說,即使是很壞的人,只要能齋戒並沐浴,則也可以禮拜上帝。可見齋戒是很好的行為規范,甚至可以說能洗刷罪惡。那麼對於要修行求道的人,這麼好,這麼有用的行為規范,為什麼只持守一時而非終生呢?在《孟子.梁惠王篇》中還有:

君子之於禽獸也,見其生,不忍見其死,聞其聲,而不忍食其肉。

如果明明知道肉食殘忍,卻只是持守一時的齋戒,而非終生素食,難道這些聖人都是一些虛情假意之徒嗎!

因此,終生齋戒肯定是孔子對入門弟子的基本要求,至於其它一般的學生,則自便。而且,孔子不可能只要求弟子持戒,而自己不持戒。所以,孔子一定是素食者。

盡信書不如無書

   
既然孔子及其入門弟子們都是素食者,那麼為什麼在很多儒家的經典中有很多矛盾的記載呢?例如有記載說:「(孔子)魚餒而肉敗,不食」(《論語.鄉黨》),意思是說,腐爛變質的魚或肉孔子是不吃的。

其實,在古書中經常會有相互矛盾的記載。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古人傳抄的失誤或篡改。要知道,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們生活的年代裡,書都是用與現代文字有很大差別的古文字抄寫在竹片或木片[[考古學家們稱之簡牘。—作者注]]上的,書的流傳則完全依靠人工抄寫。很多儒家經典(包括《論語》)都是在孔子去世後由弟子們編纂的,並靠手工抄寫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。其中,孔子弟子們記憶上的誤差已經在所難免,加之各派弟子也會各有不同主張。一些學者認為,孔子之後,其弟子們主要分化為「八派」。孔子有弟子三千,賢人不過七十二,而孔子晚年才得道,未得道的人是不能傳道的,所以在這三千弟子之中,真正象顏淵那樣接受孔子傳道而成為入門弟子的可能並不多,大部分都是一般的學生。至於有些學生可能並沒有跟隨孔子多少時間,但在孔子去世後,也假借孔子之名而「著書立說」的,肯定也大有人在。所以,現世流傳的儒家經典是否都是由入門弟子所編還是個問題(這也是最可疑的一點)。另外,經典在後世流傳的過程中,有時候,抄寫的人是由收藏者雇來的一些書法較好的人,抄錯字的事時有發生。有時候,抄寫的人就是藏書者自己,大概是出於對文中思想的「崇敬」,經常對原作進行任意發揮。更有甚者,一些人竟然偽造古人經典。例如,《孔子家語》就被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由後人偽造的,其原型可能是1973年才出土的《儒家者言》。因此,對於古人的經典,今人需甄別清楚,當信則信,不當信則不信。近年來,由於一些考古上的重大發現,一些經典古籍的「不同版本」相繼問世,它們與現世流傳的一些「經典」有很多區別,人們正開始重新解釋儒家經典中一些所謂的「消極」思想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隨著更多的考古發現,「孔孟之道」終將還其本來面目。

如果孔子說過「不吃腐爛變質的魚或肉」這句話,那麼有可能是對那些吃肉的人說的。孔子曾當過官,接觸過很多老百姓,不會每逢肉食者便勸其吃素,當看到別人(因肉食很貴而不舍得扔掉)吃已經變質的肉時,自然會勸其不要吃,此乃人之常情,並非是鼓勵人家吃肉。不了解的人可能會因此而誤認為孔子不是素食者。   
實際上,「不吃腐爛變質的魚或肉」,這是連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,為什麼要寫在如此偉大聖人的言行記錄之中呢,這難道不有些奇怪嗎?比較合理的解釋是,孔子曾以此為理由,或被認為是以此為理由,拒絕過別人送的魚或肉。素食者可能都有這樣經歷,有些人不知道你是素食者,因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送你一些葷的食物。一般你會跟他們解釋說我是素食者,並拒絕接受;但有些時候,可能由於某種原因不方便解釋,而只是簡單地拒絕了,未說明任何理由,或者假托食物不新鮮而拒絕了(對於在這輩子永遠不會再相見的一面之交,此方法也不失為一種干淨利索的拒絕方式,長篇大論地談論素食主義並非在任何場合或對任何人都適用);或者有些情況下,你只能簡單地拒絕,因為如果你告訴他你是素食者,他又會買些素食送給你,而你根本就不願接受他的東西。旁人若不明真相,則不會認為我是素食者。所以,如果孔子也曾經以此種方式拒絕過別人送的魚或肉,那麼,聽說過此事的後人或者是一些不太親近的弟子,由於不了解真實情況,就有可能認為孔子只是不吃腐爛變質的魚或肉,而非素食者。

孔子一生積極參政,名氣很大,結交也很廣,加之其學生眾多,因而,三教九流,都有可能來往,其中,也不乏吃肉喝酒的王公貴族。孔子多才多藝,文武雙全,也是很有個性的人。在《論語.陽貨》中有一段講:

孺悲欲見孔子,孔子辭以疾,將命者出戶,取瑟而歌,使之聞之。

意思是說:有個名叫孺悲的人來見孔子,孔子差人傳話假托有病不能見客,當此人正要離開時,孔子又大聲彈琴唱歌且故意讓此人聽到,意思是說,我根本就沒有病,只是不想見你。因此可知,孔子雖然常談禮,但也常不拘小節。對於不同的人,自有不同的對待方式。他不可能逢人都先要告之說:「我是素食者」,不僅如此,其言談中肯定也經常會涉及有關肉食的話題。所以,判斷孔子是不是素食者,不能只根據經典上的一兩句話,要全面。

 

回頂端  內容 [第1頁(共1頁)]
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