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命雙修.成就佛心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性命雙修.成就佛心

修性即修心性,修命是續長生 (物格.知至.意誠.心正.身修.家齊.國治.天下平)


您沒有登錄。 請登錄註冊

格物、致知 相關文章

向下  內容 [第1頁(共1頁)]

1格物、致知        相關文章 Empty 格物、致知 相關文章 周一 10月 12, 2015 10:05 am

陳志玄


版主
版主

格物、致知

格物致知
─國學初階報告。124 09 秦松林
「格物致知」出處為大學,大學乃四書之一,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。大學之名義乃指博大的學問。大學一書,以朱熹之意,是古代大學教育學者成為大人的重要經典。大學有三綱八目:明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;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其中的連貫性為:從個人的明明德─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做起,發揮到親民─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以達於至善的境地。
格物致知可以說是八目之本,在大學的「經」之中有這麼一段話: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。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。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。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後知至。知至而後意誠。意誠而後心正。心正而後身修。身修而後家齊。家齊而後國治。國治而後天下平。」這是一個貫通的思想,而且有層次性,想要達到最高的境界,就必須從最底層做起,這就說明了為何格物致知是如此重要─因為它就是這種種的基本。
經一章的開頭說:「大學之道:在明明德、在親民、在止於至善。」蔣公在所注的《科學的學庸》一書中云:「天地父母生了我們下來,就有一種天賦靈明的德性,這就是明德。」;要發揮得自於天的理性(即欲明明德),必先治其國而其齊家⋯⋯直到致其知、格其物。
格物致知看似二事,實則不然,它是一件事。就如同王陽明所言的知行合一一樣,你知道是因為你有去做,你有去做你一定知道。格物致知的道理也是這樣吧!你的知識增進了,是因為你有去探究事物的根本; 你探究了事務的根本,你的知識當然也就增進了。故曰兩者為一事。
致知在格物的意思就是:想要增進我們的知識,就必須從窮究事理上著手。每個人的心靈都具備了天賦的特殊知覺,而天下的事物同樣也具備了自然的規則與原理。如果說事物自然的原理我們未加以窮究,我們的知識也就有所未盡。大學在這邊就告訴我們,要以現在我們所知道的道理,對不懂得事物更深入的去探討,以求達到最高深的境界。如果這樣的功夫下久了,一旦豁然開朗對此有所領悟,那麼對於任何的事物,無論是內外表裡,都能明白它整個的關聯性,這樣一來,我們心靈的功能也就可以在這樣豁然領悟後,得以徹底發揮。如果心靈的功能沒辦法發揮,那麼就難以去要求其意要誠、心要正、身要修,既然個人的部分沒有辦法做好,就遑論要達到親民(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)、止於至善(有五程序: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)。而且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」朱熹認為「明德為本,新民為末,知止為始,能得為終。」可見要達到止於至善的境地,必先要明其德,明德的程序已在之前呈述過,其基本就是要格物致知。
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」不管是天子或是平民,都要以修身作為根本,想要本末倒置而達到理想的人,是不可能有的,所以我們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要修身。這就如同我們要去做許多重要的事情,在去做之前,我們必須要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,如果基本功沒有打好,更上層的事也就做不好。
「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;其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」一再的將本末的重要性加以強調,要提醒我們,最重要的事情,莫過於修身,而修身更基本的東西,在於格物致知。


 


格物、致知
佛海居士
 



「格物、致知」是儒家重要的思想,語出《禮記.大學》。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這八目是儒家的根本思想。


由八目的次序,我們可以窺知,「格物」是人生的起點,「格物」之後人才能致知,才會擁有誠意、正心,有了誠意和正心,才能修身,把自己修好了,輕則可以齊家,重則可以治國乃至平天下。就經世哲學而言,這八目的次序無疑就是一條人生成功的因果之鏈。環環相扣,有善始亦有善終。


這八目,是人生之綱要,是聖人指出的一條人生成功的路徑。


可惜,歷史上對「格物」基本都是曲解,錯會了聖人的心,導致這一儒家重要思想沒有發揮出作用,沒能夠成為大眾人生之路的指導。


現在社會上關於「格物致知」的流行詮釋,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分觀點,認為「格物致知」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和道理。《現代漢語詞典》2005年發行的第五版將「格物致知」解釋為:「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」。他們如出一轍。


如果按照朱熹們對「格物致知」的理解,「格物致知」很少人能做到,因為沒有多少人能推究事物法則並總結出理性知識。這種的「格物致知」,與後面的「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」沒有什麼必然關係。


世界上的事物林林總總,萬千種類,我們研究什麼事物呢?從什麼事物的研究中,我們可以得到誠意和正心?家庭關係搞好還要從研究事物開始?聖人會講這麼一句語焉不詳的話?按朱熹的解釋,那聖人就說了一句糊塗而且沒有用的話。


那麼「格物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近代高僧印光大師給予了正確的解釋:「格,就是去除;物,就是私欲。」所謂「格物致知」就是去除私欲才能真正的認識事物。如此「格物」,人人都能做的來,人人都能致知,都能走向成功。


私欲如魔,很多人都倒在私欲面前。私欲蒙蔽了我們的真知,私欲讓我們陷入萬劫不復之境遇。


只有去除私欲,我們才能獲得真知,才能有誠意,才會有一顆公正的心,有了誠意和公正的心,自然就在修身,自然就能建立和諧家庭及和諧的人際關係,最終才能承擔起治理國家的重任。


按印光大師之解釋,則此八目方為儒家重要之思想,方成聖人之言、人生之綱;對於人生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;人人可行,人人都可以通過修煉自己走向人生成功之路。


我們是凡夫,私欲不可能全然格除;但我們要小心:不要讓私欲蔽心,不要讓私欲遮目,不要讓私欲控制我們的人生。


要知道,只有格物才能致知,致知才會有誠意,誠意方能正心,正心才是修身,修身就會齊家,齊家之後才能談上治國、平天下。聖人之言,實乃人生之至理。




此謂知本,(朱子謂此處必有缺文)此謂知之至也。


(本章為朱子補撰)所謂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窮其理也。蓋人心之靈,莫不有知,而天下之物,莫不有理;惟於理有未窮,故其知有不盡也。是以大學始教,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,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,以求至乎其極。至於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貫通焉,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,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。此謂物格,此謂知之至也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註解:


1: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本章原來只有這句,朱子以為文意不全,中間應有缺文,所以引程子的意思,補上這篇。


  2:致知在格物致知,達到無所不知的程度。格物,窮盡物之理,研究全部事物的道理。想要達到無所不知的程度,就要研究全部事物的道理。


  3: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莫不有,一定有。人心是靈明的,一定有相當的智慧,可以了解一些事物的道理。


4:理有未窮,知有不盡未窮,沒有研究完。知有不盡,不能盡知其理。事物的道理沒有研究完,就不能盡知全部的道理。


5: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因,根據。益窮之,進一步的研究。根據他已經知道的道理,進一步的研究。


6:以求致乎其極致,達到。極,最高深的境界。以達到最高的境界。


7:一旦豁然貫通一旦,有一天。豁然,沒有阻礙,完全暢通之意。到了有一天,所有的道理完全通達,沒有不明之處。


8: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物之裏、外、粗、細的道理,沒有不明瞭的。


9: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心之全體大用,指吾人之智慧。無不明,可以全部發揮出來。我們靈明的智慧,就可以完全的發揮出來。


簡譯:


所謂致知在格物的意思就是:想要達到無所不知的程度,就要研究全部事物的道理。人心是靈明的,有一定的知慧,而天下的所有事物,都有它的道理;但因事物的道理沒有研究完,就不能盡知其理。所以大學一開始教人,就是要學生就他所接觸的事物,根據他已經知道的一些道理,更進一步的研究它,以求達到完全明白的最高境界。像這樣,一而再,再而三的研究,一直到用力久了,有一天,所有的道理完全通達,就沒有不明的了。所有物的裏、外、粗、細的道理,沒有不明瞭,我們靈明的智慧,就可以完全的發揮出來。這就是窮盡物之理,這就是達到無所不知的程度了。


 


 









 


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。


格物是格除心中之雜物;知同智,是指本性靈明的妙智慧。先要格除心中之雜物,才可以得到靈明的妙智慧。


本章若由論語八佾


子夏曰 :「『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為 ( ㄒㄩㄢˋ )兮』何為也?」


曰:「繪事後素。」


曰:「禮後乎 ?」


曰:「起予者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。」


此節可以用來註解格物致知這章。


子夏問:詩經衛風碩人篇:「巧笑 ( ㄑㄧㄢˋ )兮,美目盼兮,素以為絢兮。」絢是美麗的外表,如人的知識;素就是乾淨潔白的底子,如明明德的本性。先有乾淨潔白的底子,才可以加上美麗的色彩。如人的內心沒有七情六慾的干擾,此時的智才是真實的妙智慧(能生萬法)。


所以孔子回答說:「繪事後素。」先將畫布處理乾淨了再作畫。


子夏有所體會,引申到修身養性的原則,「先格除心中之雜物(素),再來講究周到的禮儀(繪事)----格物在先,致知在後。」


格物就能知根本,物格之後靈明之本性現前。六祖惠能說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」。所以說: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。


 


 


演譯:


在致良知的狀態中,是一種人心與天心相合,對真理天道是無所不知的,但對一般的知識卻不一定知道,是一種「見素抱樸,少私寡慾」的真知,老子說:「夫唯無知,是以不我知。」好像天真無邪、純善無惡的嬰孩。一般人以為這就是難能可貴的最高境界了,孔子並不以此為滿足,這只是獨善其身、自我解脫,沒有利益眾生。所以在格物、致知以後,還要誠意、正心,乃至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度己、度人,依自己能力、機會,救度天下眾生。所謂達者兼善天下,窮者獨善其身。而不管是窮、是達,都是天命所繫,不是自己所能掌握。從外表看,聖人堯、舜、禹之功業似乎大於孔、孟、顏回,但是以傳道之功,前聖不增,後聖不減,是相同的。能行道是眾生之福,不能行道是天命使然,不是當時的聖人不盡力。所以孟子說:「禹、稷、顏回同道。禹思天下有溺者,猶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飢者,猶己飢之也;是以如是其急也。禹、稷、顏子,易地則皆然。」又說:「先聖後聖,其揆一也。」(孟子離婁下)


 


http://www.knu.edu.tw/cge/data/c_newpaper/13/7%E8%B6%99%E6%BD%A4%E6%98%8C.pdf


「致中和」到「格物致知」─朱熹《四書》詮釋的「心性論」探微       趙潤昌


 
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 金觀濤; 劉青峰. 從 [格物致知] 到 [科學],[生產力]── 知識體系和文化關係的思想史研究. 中央研究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集 刊, 2004, 46: 105-157.

 

   




   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

回頂端  內容 [第1頁(共1頁)]
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