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命雙修.成就佛心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性命雙修.成就佛心

修性即修心性,修命是續長生 (物格.知至.意誠.心正.身修.家齊.國治.天下平)


您沒有登錄。 請登錄註冊

** 禪定是甚麼意思 **

向下  內容 [第1頁(共1頁)]

1** 禪定是甚麼意思 ** Empty ** 禪定是甚麼意思 ** 周六 3月 31, 2012 1:21 pm

leksongsupa

leksongsupa
版主
版主

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
六.何名禪定?禪定是甚麼意思?為甚麼有這一個名稱?

參禪修定,這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法門;透過禪定功夫,以開顯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,自古以來就是各大宗派所共行的修持之道。說到禪定,六祖大師說:「外離相即禪,內不亂即定;外禪內定,是為禪定。」禪的名稱、種類很多,平時較為一般人所熟悉的,有以下數種:

◆凡夫禪:一般凡夫為了鍛鍊身體,為了澄心靜慮,每天打坐十分鐘、二十分鐘,這叫凡夫禪。

◆小乘禪:懷抱出世的思想,但求自己解脫生死,以此小乘心態參禪,叫做小乘禪。

◆大乘禪:以救度眾生的菩提心參禪,故能與佛道相應,此為大眾禪。

◆如來禪:指佛地的禪定,即入於如來地,證得聖智法樂,為利益眾生而示現不思議的廣大妙用者,稱如來禪。

◆祖師禪:特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傳來,而至六祖惠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禪。係主張教外別傳,不立文字,不依言語,直接由師父傳給弟子,祖祖相傳,以心印心,見性成佛,故稱祖師禪。

◆生活禪:六祖惠能大師主張,禪乃「識自本心,具自本性」,禪宗諸祖亦強調「搬柴運水,無非是禪」。禪,不離生活,這就是生活禪。

◆鸚鵡禪:自己不懂禪法,也沒有真參實學,只是學會了幾句禪的術語,便如鸚鵡學人講話般到處炫耀,這是鸚鵡禪。

◆三關禪:指禪宗將參禪證悟境界,分為三關,即:破本參、破重關、破牢關。

◆老婆禪:在禪宗的公案裡,有的老婆心切,叮嚀囑咐,一而再,再而三,拖泥帶水,不能乾淨俐落,稱為老婆禪。

◆文字禪:有的人參禪,不是從心地上用工夫,而是著書立說,透過文字三昧,從文字裡慢慢體會禪的意境,是為文字禪。

◆止觀禪:指繫心於所緣境,繼而運用正覺智觀察、思惟的止觀雙修禪法。

◆野狐禪:一個禪者為了一句「不落因果」,墮野狐身五百世,後於百丈禪師處得一法語「不昧因果」,因而脫離野狐之身。由此公案,比喻沒有根據,說走了樣的名為野狐禪。

◆棒喝禪:禪門提倡棒喝,一聲霹靂,破除黑暗無明,照見真性情。像「馬祖一喝,百丈耳聾三日」,像黃檗禪師和臨濟禪師的「道得也三十棒,道不得也三十棒」,從棒喝裡透露禪的消息,是為棒喝禪。

◆一指禪:俱胝禪師遇信徒請示:「如何是道?如何是佛?怎麼樣入佛?」無論甚麼問題,他只豎起一個手指來回答,這是一指禪。

◆一味禪:世間百川流歸大海,同為鹹味;出世間的百千法門,同歸方寸。再多的問題,禪的一味就可以調和了。

◆一字禪:比方說,你參一個「無」,語默動靜,行住坐臥,都是一個「無」。在行住坐臥之間,都不離一個「無」,這就是一字禪。

◆看話禪:臨濟宗大慧宗杲禪師所提倡,專就一則古人的話頭,牢牢的看緊,歷久真實參究,以致於悟道的觀行方法。例如:「如何是祖師西來意?」「如何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?」「念佛是誰?」「狗子有佛性嗎?」這都是有名的話頭。

◆默照禪:宋代曹洞宗的宏智正覺禪師所倡導。默,指沉默專心坐禪;照,以慧鑑照原本清的靈知心性。就是在沈默寂靜裡觀照自己。

◆南宗禪:禪宗五祖弘忍門下分為惠能、神秀兩支,惠能弘法於南方,舉揚「一超直入如來地」的頓悟禪法,是為南宗禪。

◆北宗禪:與「南宗禪」相對稱。五祖圓寂後,神秀遷至江陵當陽山,力主漸悟之說,其教說盛行於長安、洛陽等北地,故稱北宗禪。
其實,禪的種類還有很多,甚至可以說,世間上的一切無一不是禪。花開了,是禪,花謝了,也是禪;世間上的生滅是禪,不生不滅也是禪。
禪的種類講過,接著以十二種譬喻來說明禪像甚麼:

◆禪如一張薄紙,擣破即空:薄薄的紙,搗破即空;禪不可說,一說即不中。

◆禪如空手拳頭,手鬆即了:禪是甚麼?禪就是拳頭。你以為拳頭是禪嗎?手一鬆,沒有了。禪不可說,說出來的都不是禪。

◆禪如空中雲霧,一掃即空:早晨的濛濛薄霧,籠罩虛空,經晨風一吹,一掃即空。

◆禪如三冬冰凍,一熱即水:嚴寒的冬天,水結凍成冰,冰一遇熱,就溶化成水,不是冰。

◆禪如大地黑暗,日出即明:夜晚的大地一片黑暗,太陽一出,剎時光亮。

◆禪如真相不明,一疑即悟:真理不能明白,你用疑心參究,覺悟了,那個就是禪。

◆禪如鏡上灰塵,抹淨即見:鏡子蒙上灰塵,拂拭乾淨,光就會顯現。

◆禪如芭蕉中心,剝了即無:空心的芭蕉,剝到最後甚麼也沒有。

◆禪如春天花朵,風吹即謝:春天的花朵,和風一吹,就會凋謝。

◆禪如柴中火星,一撥即熄:木柴中的火星,只要輕輕一撥,火星即熄。
◆禪如眾生妄想,一明即了:眾生無始劫來的無明,只要一悟,洞然明白。

◆禪如無迷無悟,證者了知:迷悟是對待的,禪不是迷,也不是悟,禪是了知自性,你能夠了知自性,那就是禪。
我們認識了禪的種類,也知禪像甚麼,現在繼續講禪的層次:

◆外道禪:禪不是佛教專有,外道也有禪。外道禪由於沒有佛學素養,對於佛法的根本,所謂慈悲、持戒,並沒有實際的參修體驗,因此容易有貪心,例如貪執我很安樂,我很有境界,我感到很愉快等,成為一種執著。而且由於對佛學沒有很深的認識,一知半解,容易引生邪見、傲
慢,這是外道禪的三種過患。

◆聲聞禪:比外道禪的層次稍微高一點,聲聞的小乘禪中,也有過患,小乘羅漢以出世的思想放下一切,遠離世間,入山修道,閉關參禪。如此一來,聲聞禪也有了三種過患:第一、慈悲不夠。小乘羅漢不發大乘的菩提心,沒有深厚的度眾悲心。第二、獨善其身。小乘羅漢只顧自己,自度自了。所以,大乘佛法要有出世的思想,也要有入世的精神;有了小乘禪的出世思想,沒有大乘的入世精神、事業,這也是一種過患。第三、斷除佛種。因為不發大乘心,沒有弘法度眾的發心,也沒有成佛、做菩薩的願心,只是自己在禪定中享受輕安自在。這是第二種禪的層次。

◆菩薩禪:菩薩禪是追求聖法;菩薩發心普濟眾生,不但不捨棄一法,不捨棄一個眾生,乃至一隻昆蟲、螞蟻、蚊子等,他都常加慈悲愛護。這就是大乘禪。
所以,參禪的動機要正,發心要大;參禪的動機不正,容易有過患。因此,參禪的時候,禪的障礙必須去除。在經典裡,將參禪的果報依其動機、正邪、大小,分為下列十類:

◆為利養心而參禪──墮地獄。
◆為邪見心而參禪──墮鬼神。
◆為逃避眷屬而參禪──墮畜生。
◆為了嫉妒別人,以勝負心參禪──墮修羅。
◆為得世間智慧而參禪──墮外道。
◆為了善心安樂而參禪──墮欲天。
◆為得勢力而參禪──墮魔界。
◆為了生天而參禪──墮色界、無色界。
◆為斷老病死而參禪──墮二乘。
◆為了悟道而參禪──生而為人。

所以,真正發心參禪,應該發菩提心。菩提心一發,所謂「寸香能消斗金」、「老僧一炷香,能消萬劫糧」。過去,曾經有一個信徒供養很多金錢給趙州禪師,請趙州禪師替他誦一卷《法華經》。趙州禪師下了禪床,繞了一圈,《法華經》誦好了。

這並不是趙州禪師走了禪床一圈,就把七卷數萬言的《法華經》誦完,而是趙州禪師一念禪心的功德,足以回向信徒有相的布施。所以,能夠一念歸於無念,一滴歸於大海,一心包容虛空,才是真正的禪定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七.禪者如何才能內外一如?

[color=darkblue],就是表裡一致,身心合一的意思。現在,有的人參禪是修身不修心,他端身正坐、威儀莊嚴,但是心裡面的貪瞋癡煩惱、人我,一點都沒有去除。有的人參禪只重視心裡的淨化,對於外表的莊嚴、威儀,一點也不注重,例如金山活佛、濟公禪師等,他們「內秘菩薩行,外現羅漢相」,他們禪的境界很高,但是表現在外的是怪異的樣子。所以,在《壇經.坐禪品》裡,六祖大師昭告參禪的人,參禪要緊的是,要能內外一如,也就是表裡一致。

如何才能內外一如呢?一個禪者參禪用功,在他還沒有證悟真如法身的時候,心是跟著身體的變化而浮動,所謂心隨境轉。例如,眼睛痛,心裡就隨著眼睛痛而不能自在;有時腿酸腳麻,心裡就隨著痛苦不堪。反之,當他證悟到真如自性的時候,不但心不隨境轉,而且心能轉境。也就是從心不苦,而做到身也不苦,管它牙齒痛、腸胃痛,他自己的心性已經很有力量,也就不以為苦了。就如挑擔的人,有的人挑了三、五十斤,他就「好重喔!好重喔!」有的人挑了一百斤、二百斤,還不覺得辛苦。因此,一個人的力量是可以訓練的,我們的心本來就具備有這種本能,具有這種力量。所以,參禪可以把心裡的力量訓練得自如,所謂「心能轉境,不為境轉」。

甚麼是內外?如果我們不能了解禪的真義,外面的五欲六塵,裡面的真如法身,我們認為是分開的。真正證悟以後,所謂真如法身、五欲六塵,都是一體的兩面。在五欲六塵裡,你能夠覺悟的話,它就是真如法身。

有一位南泉禪師,有一天,問陸亘大夫一個問題,他說:「有人在瓶子裡養了一隻鵝,鵝在瓶裡慢慢長大了,瓶口很小,鵝出不來了。現在我們要把這隻鵝放出來,但是不得毀瓶,也不可傷鵝。請問,鵝如何才能出來呢?」

陸亘大夫對這個問題茫然,不知如何以對。正當他猶豫、思考的時候,南泉禪師大叫一聲:「陸亘!」
陸亘大夫隨聲回應:「有!」
南泉禪師笑呵呵說:「這不是出來了嗎?」
這是甚麼意思?鵝代表的是佛性,瓶子代表的是身體,你以為我們悟道,證到真如法身,一定要把這個身體消滅、毀壞了以後,另外還有一個真如法身嗎?不是的,就在這四大五蘊假合的色身上,你如果懂得內外一如的話,那就是真如自性。

悟道的人,不要說身體沒有內外,山河大地、一切眾生和我都不是兩個。

禪宗還有一則公案:一天夜晚,有個秀才錯過了住宿的客棧,愈走夜愈深,到了深夜時分,實在前不巴村,後不著店。隱隱約約,路邊有一間茅屋,有一戶人家。秀才好歡喜,上前敲門,「我是一個旅人,錯過了旅店,想在你們這裡借住一宿。」

裡面有一個婦女回答說:「我們家裡沒有人。」
秀才說:「你答話的不是人嗎?」
「我們沒有男人。」他說:「我就是。」
你說你裡面沒有人,「你就是」;你說沒有男人,「我就是」。所以,

有一個禪師便為這件公案寫了一首偈語:「舍內分明有個人,無端答應沒有人,客人寄宿非他也,你我原來都是人。」

我們心裡因為有你我的分別,有男女、老少、貧富、貴賤、內外的分別;由於有了這個分別心,因此世間上便有了是是非非、好好壞壞、苦苦樂樂,這都是因為分別心所產生的。現在,我們的社會更有地域的觀念,黨派的分別,所以製造了很多事端。禪,能泯滅這許多的分別,能讓我們把心安住在無內外、無表裡,乃至無身心的世界裡,如《金剛經》的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那就叫做內外一如,那就是身心一致,那就是一個統一的人生、統一的世界,那就是一個絕對超越、安樂、平等自在的世界。

說到內外一如,有的修行人,他內心沒有工夫,只懂得裝模作樣;裝模作樣是一時的,不是出於自然。禪要自然,早也如此,晚也如此,內也如此,外也如此,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本來面目。

趙州從諗禪師,有一天,趙王特地去拜訪他。這時趙州禪師正在床上休息,於是就躺在床上對趙王說:「大王!我現在已年邁,雖然你專程來看我,但我實在無力下床接待你,請別見怪。」

趙王一點都不介意,非常歡喜,和趙州談得很開心。回去了以後就派遣一位將軍,準備了很多禮品,送來給趙州禪師。趙州禪師一聽,立刻下床到門外相迎。事後弟子們不解,就問趙州禪師:「前天趙王來時,您不下床;這次趙王的部下來,您為甚麼反而下床相迎呢?」

趙州禪師解釋道:「你們有所不知,我接待客人有三等:上等的客人,我睡在床上用本來面目接待他;中等的客人,我到客堂裡用禮貌接待他;第三等的客人,我用世俗的應酬到前門迎接他。」趙州禪師待客之道,看起來是有三等,實際上,趙州禪師從差別裡認識了平等的自性,因此他有調和的人生觀。

就因為這麼一段公案,到了宋朝,有一天蘇東坡要到金山寺去拜訪佛印禪師,蘇東坡便先寫了一封信給佛印禪師,他說:「禪師!我要到金山寺拜訪,請你也用趙州禪師對待趙王的方法來接待我。」
可是,當蘇東坡到達金山寺的時候,佛印禪師已經在金山寺的山門外迎接蘇東坡了。蘇東坡哈哈一笑,他說:「禪師!你的工夫到底不及趙州禪師,你的境界沒有趙州禪師灑脫,我叫你不要來接我,你卻不免俗套,跑了大老遠的路來迎接我。」

蘇東坡以為這回禪師必然屈居下風,而佛印禪師卻吟了一首偈語說:「當日趙州少謙光,不出山門迎趙王,爭似金山無量相,大千世界一禪床。」

意思就是說,當年趙州禪師不夠謙虛,不到門外去迎接趙王;可是今天我佛印不一樣了,你那裡能懂得金山寺無量無邊莊嚴的法相,我佛印是把三千大千世界作為我的禪床。也就是說,你以為我佛印到山門外來迎接你嗎?沒有!我還是睡在床上,因為大千世界是我的禪床。

另外又有一段公案:有師兄弟兩個人一起修行,師兄持戒嚴謹,威儀莊嚴,平時參禪打坐,講經說法,非常受到信徒的尊重。可是師弟正好相反,不重威儀,生活放蕩,不拘小節,人家都認為他不修行,因此都看不起這個師弟。

有一天,師兄路過師弟住的房子,師弟一看,師兄從門外經過,「師兄啊!師兄啊!來喔!來喔!來喝杯酒。」
師兄一看,很生氣:「哼!不修行,不持戒律,做一個出家人還喝酒!」

師弟聽了以後,就回說:「你連酒都不會喝,真不像個人。」
師兄聽了這句話,非常生氣,就站下來指責他:「你自己不修行,不持戒,還喝酒,現在竟敢罵人。」

師弟就說:「我甚麼時候罵你啊?」「你剛才不是說我不像人嗎?」
「是啊!我說你不像一個人啊!」
「你說我不像人,你不是罵我嗎?我不像人,像甚麼?」
師弟說:「你當然不像人,你像佛祖嘛!」

所以,表面看起來,師兄修行的功行深厚;不過,師弟雖然看起來放浪形骸,其實也算是一個「內外一如」的人,所謂「坐破蒲團不用功,何時及地悟心空?若能一番齊著力,桃花三月看飛紅。」參禪打坐,不光是注意一個身體,不是光靠打坐就能明心見性,所謂「磨磚不能作鏡」。又如牛拉車子,不走了,是打牛呢?還是打車子呢?車子是身體,牛就是我們的心,參禪不能光靠打坐,你要明心,「心一明,身自然正」。所以,參禪悟道,最要緊的,要能空有一如、生佛一如、身心一如、你我一如,自然就內外一如了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八.「說時似悟,對境生迷」,如何能對境界不動心?

一般學佛修行的人,平時聽經聞法,對於佛法的道理好像有所認識,有所謂體悟。但是,境界一來,就迷惑了,這就是「說時似悟,對境生迷」。因此,佛教主張「解行並重」,不僅要「說時似悟」,尤其境界來的時候,要能不動心。

過去有一個總經理,老是發脾氣,自己也知道脾氣不好,後來為了改脾氣,製作了一塊木牌子掛在身上,上面寫著「戒瞋怒」。
有一天,無意中聽到部屬私下在談論他:「我們總經理甚麼都好,可惜就是脾氣不好。」

他一聽,忍耐不住,隨手拿起了身上的牌子,就往那個幹部頭上砸去,邊砸邊說:「你胡說!我脾氣已經在改了,怎麼還要說我的脾氣不好
呢?」

雖然口說改、改,但是修行的功力不夠,境界一來,又被迷惑了。所以,禪宗所謂「八風吹不動」,就是說,我們遭遇利、衰、苦、樂、稱、譏、毀、譽八種境界時,都能不為所動,都能如如不動。

有一僧人問洞山禪師:「寒暑來時,如何躲避?」
洞山禪師答說:「何不向無寒暑處去?」
僧再問:「如何是無寒暑處?」
洞山禪師回答得很妙,他說:「寒時寒殺闍黎,熱時熱殺闍黎。」
意思是說,寒冷時用寒冷來鍛鍊自己,熱惱時用熱惱來鍛鍊自己,那就是不冷不熱的地方。

所以,我們在寒冷的時候,心冷;在暑熱的時候,心熱。那裡真有一個不冷不熱的地方?要緊的是,寒冷的時候,不以為冷;暑熱的時候,不以為熱,這就叫做不動心。

有時候,在生活裡面,我們常為痛苦動心,為快樂動心,為人我是非,為別人的一句話而動心,這都是修行不夠。所以,我們能夠苦樂不動心,貧富也不動心,榮辱也不動心,不動心就是自主、自由、自在的生活。

偈云:「風吹疏竹,風過而竹不留聲;雁渡寒潭,雁去而潭不留影。」故君子「事來而心始現,事去而心隨空」;參禪修道的人,永遠活在當下,所謂「逢山開路,遇水搭橋」,事情過去了,心裡面也不必再留有痕跡。

在日常生活中,常見有一些人,三個月前被人罵過,三個月後,他還是耿耿於懷;十年前受過人家的欺負、侮辱、傷害,十年後他還是銘記在心。這樣的人生,負擔也實在太重了。因此,「耳根是空谷投響,過而不留,則是非俱捨」。參禪悟道首先要學不動心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
著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博士,平生喜愛游泳。有一次在游泳時,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。在求生的本能下,他拼命的掙扎。但是愈掙扎,愈是往下沉,眼看著即將遭到滅頂。這時他平靜一想:「我是個哲學家,對於生死應該看開才是,如此求生怕死的樣子太難看了,一個哲學家,死也要死得灑脫一點啊!」

如此一想,心情輕鬆許多,四肢也自然放輕鬆,結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還。所以,不動心是一種力量,不動心是一種至高的修行境界。
修行不但要能不為外境動心,同時更要不時的返觀自照。有一則故事說:有一隻烏鴉,從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。途中遇到喜鵲,喜鵲問牠:「烏鴉!你為甚麼要飛到另外的地方去呢?」

烏鴉回答說:「那個地方的人很討厭,他們都常常批評我、誹謗我,嫌我的聲音不好聽。我不要在這裡了,我要換一個地方。」

喜鵲聽了就說:「烏鴉!你不必飛到另外的地方去,你還是回到原來的地方吧!如果你的聲音不改,即使你飛到天涯海角,天下的人都不會喜歡你的。」
所以,我們不要怨恨別人待我們不好,也不要怨恨環境如何惡劣,最重要的,我們自己要能夠處理環境,改變環境,不要自己在環境裡迷失了自己。

如何才能做到對境不動心呢?

◆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。今天遇到任何煩惱生氣的事,到了睡覺的時候,就不要再去想它,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。

◆不要把仇恨帶到明天。今天有人對不起你,對你不好,明天就把它忘記,修行人不要有「隔宿之恨」。

◆不要把憂鬱傳染給別人。在生活裡,自己的心頭縱有一些傷心事,不要再把自己的憂鬱傳染給別人,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寫在臉上,表現在行為上。

過去的禪師們在參禪修行的時候,總是先觀照自己的心,觀照自己能不動心嗎?能無心嗎?印光大師在他的房間到處張貼「死」字,觀「死」就是警惕自己,生死當前,還有甚麼好計較的呢?所以,一個死字,我們記在心上,就會離欲。

有一位曇照禪師,平日向信徒開示,都離不開「快樂啊!快樂啊!人生好快樂啊!」有一天,他生病了,輾轉病塌時,卻不停地喊:「痛苦呀!痛苦呀!人生好痛苦呀!」

住持和尚就問:「當初你天天快樂、快樂,現在有病了,怎麼就痛苦啊!痛苦啊!怎麼自己遇到境界來的時候,就禁不住了呢?」
曇照禪師回答:「住持和尚!請問你,我喊快樂對呢?還是喊痛苦對呢?」

一般人把痛苦和快樂分開來講,生是一回事,死是一回事,所以生可喜,死可悲。曇照禪師不是真的嗟病歎死,不是真痛苦,他只是提供自己人生的觀照,直下承擔,快樂也好,痛苦也好,都一般樣,面臨生老病死,禪師們永遠有灑脫的聲音。

過去,有一個出家人問曹山本寂禪師:「有一個人通身害病,醫生要替他治療,要不要給他醫治呢?」

本寂禪師說:「不要,不給他看病。」

「唉喲!禪師!你怎麼這麼不慈悲呢?怎麼不讓他去看病呢?」
曹山本寂禪師說:「我要他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。」
所謂「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」,就是能夠不生不死,生死不動心。所以,我們能夠不為榮辱動心,不為得失動心,不為好壞動心,不為是非動心。不動心就能做到「說時似悟,對境也不迷」了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九.甚麼是外禪內定?

在《六祖壇經.坐禪品》裡,惠能大師對「禪定」作了如下的詮釋:「外離相為禪,內不亂為定,外禪內定,是為禪定。」所以,禪定者,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,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。所謂外禪內定,就是禪定一如。對外,面對五欲六塵、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,就是禪;對內,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,就是定。
佛教的許多詩偈或古語,都可以用來說明「禪定一如」,今列舉數則如下:

◆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(內定)拈花微笑,付囑摩訶迦葉(外禪)

◆應無所住(內定)而生其心(外禪)

◆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(內定)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(外禪)

◆猶如木人看花鳥(內定)何妨萬物假圍繞(外禪)

◆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(內定)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(外禪)

◆盡日尋春不見春,芒鞋踏破嶺頭雲(內定)歸來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(外禪)

外禪內定,就是內外一如,就是禪定雙修;能夠禪定雙修,則外禪可以影響內定,有了內定,自然就有外禪。
禪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關係,從禪的名稱即可看出。例如:禪食、禪衣、禪床、禪座、禪味、禪話、禪房、禪悅、禪喜、禪友、禪光、禪用、禪心等。

因此,人間社會裡,那裡沒有禪?禪不止是打坐閉眼,禪是無所不在的;禪,不是供我們談論研究的,禪是改善我們生活的。有了禪,就富有三千大千世界;有了禪,就能生活。禪可以當飯吃,禪也能當衣服穿,例如有名的大梅法常禪師說:「一池荷葉衣無盡,數株松花食有餘。」禪者棲身心於大千世界,樹木蔬食都可以裹腹;禪師們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,隨緣放曠,任運逍遙,禪,就是一個「自然」。禪,也有禪的味道,正如茶葉有茶葉的味道。又如我們的人生,有的人說,人生就好像是喝茶,有的人喝的茶感到好澀,有的好苦,有的好甜、好甘!人生也是一樣,有的人覺得人生很快樂,有的人覺得人生很苦惱,有的人覺得人生的滋味是苦澀的。假如參禪的人有了禪,就等於會喝茶的人,他所感受的茶味不一樣,是甜的、是甘的。禪之於參禪的人,禪,是我們的床,是我們的房子。因此,禪師們「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」,大千世界一禪床,大地山河都可以隨遇而安。

禪是光明,可以照耀自己;禪是般若智慧,可以光大自己。禪是一個朋友,在禪的裡面,天下都是有緣人,一切諸佛菩薩、大地眾生,都是我們的眷屬。禪是我們的行為,是我們的活用,有了禪的人,所謂「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」。像過去的禪師們,「一缽千家飯,孤僧萬里遊」,有了禪,「天下叢林飯似山,缽盂到處任君餐」。禪,是隨緣而住,隨緣生活;禪,是逍遙,是無礙,是自在。

禪,不是標新立異,從古到今,它是不變的,窮也好,富也好,有也好,無也好,禪都是一樣的。所以,有了禪,就能超越時空;在時間上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三世一如;在空間上,東西南北,四方無別。
參禪,主要的要把禪活用起來。在我們的生活裡,如果能把禪活用的話,那就是我們的靈巧,我們的智慧。我們的生活中如果能有禪、有智慧,所謂「平常一樣窗前月,才有梅花便不同」,人生的味道就不一樣了。

有一天,仙崖禪師到外面去教化眾生,經過一條街,看到一對夫妻在吵架。太太罵丈夫:「你一點都不像個男人,沒出息!」

先生氣沖沖的恐嚇:「你再講!你再講!再講我就打你!」

「你打!你打!你就是不像個男人!」先生一個箭步衝上去,拍!一個耳光打下去。仙崖禪師忽然高聲叫喊:「來看喔!來看喔!看鬥雞要錢,鬥蟋蟀要買門票,鬥牛鬥狗都要票。來看喔!免費欣賞鬥人喔!」
這一喊,驚動了半條街的路人,大家紛紛好奇的圍攏來看。那夫妻兩個就吵得更兇了,先生跳腳大罵:「你再說!你再說!再說我就殺了你!」

太太狠狠破口大罵:「你殺!你殺!我就是罵你不像個男人!」
仙崖禪師更是大聲叫喊:「唉喲!愈來愈精彩了,現在要殺人了,要殺人了!」

看熱鬧的人群中,終於有人忍耐不住,回過頭來就對仙崖禪師說:「喂!和尚!人家夫妻吵架,關你甚麼事?你在這裡幸災樂禍地大聲鬼叫。」
仙崖禪師說:「怎麼不關我的事情?你沒聽他們說要殺人,殺了人以後,他要找和尚替他念經,替他超度,那我不就有紅包拿了嗎?怎麼說不關我的事?」

那個人一聽,「真是豈有此理!為了念經,為了拿紅包,人家夫妻吵架,你卻在這裡幸災樂禍。」於是就和仙崖禪師吵了起來,愈吵愈激烈,很多人都朝這邊圍過來,那對夫妻不知不覺也停止了吵架,一起過來看熱鬧。

仙崖禪師看他們夫妻不吵架了,就對他們開示說:「做夫妻,兩姓和好,結為一體,應該要好好地互相敬愛,不要吵架。你們看,再厚的冰塊,太陽出來也會溶化;再生硬的飯菜,用火去燒也會煮熟。夫妻彼此要像太陽,溫暖對方,要像一把火,成熟對方。希望你們以後要互敬互愛才好。」

仙崖禪師是真正能把禪活用在生活裡的禪者,他的嬉笑漫罵都能解決問題,他的三言兩語就能把世俗的男女聲色淨化。所以,有了禪用,這就是平常心,所謂「最平常事最神奇,說出玄恐人不知,好笑紛紛求道者,意中疑是又疑非」。所以,我們不必疑惑,不必分別,不必揀擇,不必把禪定的體和用分開,定是體,禪是用,體用一如,禪定一致,這就是外禪內定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十.今日禪者的毛病在那裡?

禪,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,啟發我們的智慧,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;但是如果參禪不得法,也會成為禪病。參禪,並非一定要出家,在家也可以參禪。歷史上,如裴休宰相、龐蘊居士、王陽明、蘇東坡等,都是在家的大禪匠。

參禪,也不一定要在寺廟、禪堂或佛殿裡才可以參禪。雖然唐朝的馬祖道一禪師創建叢林,百丈懷海禪師建立清規,為禪宗立下了千秋萬代的規範;但是真正的禪者,不一定要在叢林裡,也不拘於甚麼法定規章,只要在山林樹下,就可以參禪,乃至河川水邊,也可以參禪。在家信徒在自己家中的客廳裡、地板上、床舖上、沙發上,只要有一個位置能坐下來,就可以參禪。平時出門在外,利用搭機、行船、乘車時,也可以參禪。禪,不是從外在的坐相來看;禪,主要的是從心裡來淨化,來昇華,來參透,來悟道。現在一般禪者的毛病究竟在那裡呢?舉例說,大家墨守公案禪,講來講去,搬來搬去,就是過去禪師們留下來的公案。

所以,過去在大陸江蘇揚州高旻寺的禪堂裡,有一個規矩,不准許講公案,就是怕禪者被公案左右,被公案迷惑了,找不到禪的真正意義。
公案怎麼成為禪病呢?過去有甲乙兩個寺院,寺院的師父每天早晨都會派一個沙彌到市場去買菜。甲寺院的沙彌比較靈巧,乙寺院的沙彌比較笨拙。有一天,兩個沙彌在路上遇到了,乙寺院的沙彌就問甲寺院的沙彌:「喂!你今天要到那裡?」

甲寺院的沙彌回答:「我的腿走到那裡,我就到那裡去。」
乙寺院的沙彌一聽,不知道如何再繼續問,回去就把事情告訴師父、師父一聽,說:「你好笨喔!當他說『腿走到那裡,我就走到那裡』,你可以再問他一句:『假如腿不走了,你要到那裡去呢?』」
乙寺院的沙彌說:「喔!原來這樣子!」第二天,遇到甲寺院的沙彌,他蠻有信心的問道:「你今天要到那裡去?」

甲寺院的沙彌口氣改變了,回答說:「風吹到那裡,我就到那裡去。」
回答的話一變,乙寺院的沙彌不知道怎麼回答,回去又把這件事情報告師父,師父聽了以後,又說:「你好笨喔!當他回答『風吹到那裡,就到那裡』,你可以再問他:『假如風不吹了,你要到那裡去呢?』」
乙寺院的沙彌說:「喔!原來是這樣!」
第三天,在路上又遇上甲寺院的沙彌,他又再問:「喂!你今天要到那裡去?」
甲寺院的沙彌回答說:「我要上市場買菜。」乙寺院的沙彌又不知道怎麼回答。話,從側面來講,你也不能體悟了解,從正面上來說,你也不能直下承當。所以,光從口頭上來論禪,不從心裡上去覺悟,像這種公案是不能悟道的。

公案禪是一種禪病,口頭禪也是禪病。口頭禪是禪學,是禪的學問,不是禪宗,不是禪行。口頭禪只是學了一些禪門的術語、禪門的掌故,搬來弄去,是沒有用的。

還有一種禪病,就是鸚鵡禪。看到過去的師父怎麼樣,我就怎麼樣,依樣畫葫蘆,鸚鵡學話,不知其義,那也是一種禪病。

禪是甚麼?禪不是隨便的胡言亂語;我們不要以為禪師們講話顛三倒四,在顛倒裡面有他的順序。也不要以為禪師們的話自相矛盾,在矛盾的裡面,有他的統一性。禪,就好像是啞巴吃蜜,甜味點滴在心頭,你只有體會,而不能言傳。所以憨山德清禪師這樣說過:「一身獨坐似枯禪,撲盡寒灰何不燃?忽聽樓頂鐘鼓響,一聲清韻滿霜天。」禪,尤其不能形成野狐禪,不能變成枯木禪,枯木要讓它能遇到春風,能生發,也就是不要讓禪停滯,成為枯木死灰。

現在的人參禪,有時是為了保健,為了健康。禪,用來做為健康之道,當然無可厚非,可是,身體總有老病死;身體在無限的時間裡,總有它的歲月、年限。而禪是永恆的,不應該只是把它用在健康上面。當然,我們平常每天生活忙碌,能夠坐個十分鐘、二十分鐘,不但能消除身體上的疲勞,還可以澄心靜慮,讓你有再奮發的精神。不過,禪的重要意義,還是明心見性,不能光用口頭談說,用公案敘述,用身體枯坐,這許多所謂話頭禪、枯木禪、健身禪、鸚鵡禪,這都是一種禪病。

說到禪病,有的人以為禪沒有甚麼形式,沒有甚麼規則,可以信口開河,可以隨手拈來,其實這是錯誤的見解。有名的禪宗公案「野狐禪」,就是敘述過去有一個人問一位禪師:「假如一個人有了不當的行為,會不會有業報?會不會有因果?」

禪師信口回答:「不落因果。」不落因果,就是不會墮落到因果裡面,就等於不受因果的制裁,這是不合乎佛法的。所以,他這一字之差,五百世墮落為野狐身,後來遇到百丈禪師,向禪師求一句轉語,百丈禪師教以「不昧因果」,也就是無論甚麼好壞都不離因果,終於幫助他脫離野狐身。所以,禪是不能隨便亂說的。

禪,也不能用分別心去參。過去有一位歸宗禪師,想去學五味禪,體會甚麼叫外道禪、凡夫禪、小乘禪、大乘禪、最上乘禪。其實,禪本來是不應該有分別、有次第的,學禪最好是學一味禪,所謂「百川流入大海,同一鹹味」,江、河、溪水流到大海,都是同一鹹味。世間上無論甚麼東西,在禪裡面是不可說,不可分別的。

有人問閒聞和尚:「禪有禪病,究竟甚麼是禪病呢?」

閒聞和尚有一個很精闢的見解,就回答說:「衲子因禪致病的很多。」意思是說,有的禪師沒有經過禪學的專家指導,參禪就容易出毛病。病在那裡呢?有的病在耳目,他以為禪是耳朵聽,眼睛看,所謂「揚眉瞬目都是禪」。其實,有時候揚眉瞬目也會成為病,因為,禪不是猜謎語,不能似是而非的猜想。有的人病在口舌,以為胡言亂語,隨便亂說,大聲吼吼就是禪,這是錯的,禪不是隨便亂說的。有的人病在手足,以為進退、指東畫西都是禪,其實都不是。所以,過去曾經有弟子問雲門禪師:「假如有一個人,他眼睛瞎了,耳朵聾了,口又啞了,可以參禪嗎?」

雲門禪師即刻呵斥:「既來請益,為何見而不拜?」
弟子趕忙就地一拜,剛抬起頭,雲門禪師揮起拄杖就打。弟子大驚,向後急退,雲門禪師哈哈大笑道:「你沒有瞎嘛!不要怕,來!你到前面來。」

弟子驚魂甫定,依言向前走了兩步。雲門又笑道:「你聽得到,沒有聾呀!」舉起拂塵,「你會嗎?」
弟子應聲說:「不會!」
雲門禪師又哈哈大笑道:「咦!你不是啞巴嘛!」
其實,就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聾子、瞎子、啞巴,只要有心,禪在心裡,禪不是用眼、口、耳來學的。
但是,也有參禪的人病在心;心裡有了分別、計較,就是病。真實的禪,所謂「窮尋究妙,超離於一切境界」,這才是禪。所以,禪非坐臥、非言說、非文字;禪,窮諸內心,心地一明,大地山河,森羅萬象,都在我心中。我即宇宙,宇宙即我,到那個時候,再也沒甚麼可以滯目成病的了。

.經文

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,於是陞座,告眾曰:「來,諸善知識!此事須從自性中起。於一切時,念念自淨其心,自修自行,見自己法身*,見自心佛,自度自戒,始得不假到此。既從遠來,一會於此,皆共有緣。今可各各胡跪,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,次授無相懺悔。」眾胡跪。師曰:「一、戒香,即自心中無非無惡、無嫉妒*、無貪瞋、無劫害,名戒香。二、定香,即睹諸善惡境相,自心不亂,名定香。三、慧香,自心無礙,常以智慧觀照自性,不造諸惡,雖修眾善,心不執著,敬上念下,矜恤孤貧,名慧香。四、解脫香,即自心無所攀緣*,不思善,不思惡,自在無礙,名解脫香。五、解脫知見香,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,不可沉空守寂,即須廣學多聞,識自本心,達諸佛理,和光接物*,無我無人,直至菩提,真性不易,名解脫知見香。
善知識!此香各自內熏,莫向外覓。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,滅三世罪,令得三業*清淨。善知識!各隨我語,一時道:『弟子等,從前念,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愚迷染,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銷滅,永不復起。弟子等,從前念、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憍誑染,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銷滅,永不復起。弟子等,從前念、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嫉妒染,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銷滅,永不復起。』

善知識!以上是為無相懺悔。云何名懺?云何名悔?懺者,懺其前愆,從前所有惡業、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悉皆盡懺,永不復起,是名為懺。悔者,悔其後過,從今以後,所有惡業、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今已覺悟,悉皆永斷,更不復作,是名為悔。故稱懺悔。凡夫愚迷,只知懺其前愆,不知悔其後過。以不悔故,前愆不滅,後過又生。前愆既不滅,後過復又生,何名懺悔?善知識!既懺悔已,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,各須用心正聽:

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,自心煩惱無盡誓願斷,自性法門無量誓願學,自性佛道無上誓願成。』


善知識!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?恁麼道,且不是惠能度。善知識!心中眾生,所謂邪迷心、誑妄心、不善心、嫉妒心、惡毒心,如是等心,盡是眾生,各須自性自度,是名真度。
何名自性自度?即自心中邪見、煩惱、愚癡眾生,將正見度。既有正見,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,各各自度。邪來正度,迷來悟度,愚來智度,惡來善度,如是度者,名為真度。
又煩惱無盡誓願斷,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。又法門無量誓願學,須自見性,常行正法,是名真學。又佛道無上誓願成,既常能下心,行於真正,離迷離覺,常生般若,除真除妄,即見佛性,即言下佛道成。常念修行,是願力法。

善知識!今發四弘願了,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。善知識!歸依*覺,兩足尊*;歸依正,離欲尊;歸依淨,眾中尊。從今日去,稱覺為師,更不歸依邪魔外道。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,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:佛者,覺也;法者,正也;僧者,淨也。自心歸依覺,邪迷不生,少欲知足,能離財色,名兩足尊。自心歸依正,念念無邪見,以無邪見故,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,名離欲尊。自心歸依淨,一切塵勞愛欲境界,自性皆不染著,名眾中尊。若修此行,是自歸依。凡夫不會,從日至夜,受三歸戒;若言歸依佛,佛在何處?若不見佛,憑何所歸?言卻成妄。

善知識!各自觀察,莫錯用心。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,不言歸依他佛。自佛不歸,無所依處。今既自悟,各須歸依自心三寶,內調心性,外敬他人,是自歸依也。

善知識!既歸依自三寶竟,各各志心,吾與說『一體三身自性佛』,令汝等見三身,了然自悟自性。總隨我道:『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,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,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。』
善知識!色身是舍宅,不可言歸。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,世人總有。為自心迷,不見內性,外覓三身如來,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。汝等聽說,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。此三身佛從自性生,不從外得。
何名清淨法身佛。世人性本清淨,萬法從自性生。思量一切惡事,即生惡行;思量一切善事,即生善行。如是諸法,在自性中,如天常清,日月常明,為浮雲蓋覆,上明下暗,忽遇風吹雲散,上下俱明,萬象皆現。世人性常浮游,如彼天雲。善知識!智如日,慧如月,智慧常明,於外著境,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,不得明朗。若遇善知識,聞真正法,自除迷妄,內外明徹,於自性中,萬法皆現。見性之人亦復如是。此名清淨法身佛。

善知識!自心歸依自性,是歸依真佛。自歸依者,除卻自性中不善心、嫉妒心、諂曲心、吾我心、誑妄心、輕人心、慢他心、邪見心、貢高心,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,常自見己過,不說他人好惡,是自歸依;常須下心,普行恭敬,即是見性通達,更無滯礙,是自歸依。

何名圓滿報身?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滅萬年愚。莫思向前,已過不可得;常思於後,念念圓明,自見本性。善惡雖殊,本性無二;無二之性,名為實性。於實性中,不染善惡,此名圓滿報身佛。自性起一念惡,滅萬劫善因,自性起一念善,得恒沙惡盡,直至無上菩提,念念自見,不失本念,名為報身。

何名千百億化身?若不思萬法,性本如空,一念思量,名為變化。思量惡事,化為地獄;思量善事,化為天堂;毒害,化為龍蛇;慈悲,化為菩薩;智慧,化為上界;愚癡,化為下方。自性變化甚多,迷人不能省覺,念念起惡,常行惡道,迴一念善,智慧即生,此名自性化身佛。

善知識!法身本具,念念自性自見,即是報身佛。從報身思量,即是化身佛。自悟自修自性功德,是真歸依。皮肉是色身,色身是舍宅,不言歸依也。但悟自性三身,即識自性佛。吾有一無相頌,若能誦持,言下令汝積劫迷罪,一時銷滅。」頌曰:

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便是道。布施供養福無邊,心中三惡*元來造。
 擬將修福欲滅罪,後世得福罪還在。但向心中除罪緣,各自性中真懺悔。
 忽悟大乘真懺悔,除邪行正即無罪。學道常於自性觀,即與諸佛同一類。
 吾祖惟傳此頓法,普願見性同一體,若欲當來覓法身,離諸法相心中洗。
 努力自見莫悠悠,後念忽絕一世休。若悟大乘*得見性,虔恭合掌至心求。

師言:「善知識!總須誦取,依此修行,言下見性,雖去吾千里,如常在吾邊;於此言下不悟,即對面千里,何勤遠來?珍重,好去*」一眾聞法,靡不開悟,歡喜奉行。 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.註釋

法身:指佛陀所說的正法、佛陀所得的無漏法及佛陀的自性真如如來藏。

嫉妒:心所(心的作用)的名稱。指對於他人的善、美等生起不悅的精神作用。

攀緣:攀取緣慮的意思。指心執著於某一對象的作用。

和光接物:指佛菩薩為救度眾生,須隱藏菩提的智慧光,以應化身權假
方便,生於充滿煩惱的塵世,與眾生結緣,次第導引眾生進入佛法。

三業:指身、口、意三業。佛教把我人的身體、語言、思想的行為造作,稱為身業、口業、意業,合稱為三業。

歸依:指歸敬依投於佛、法、僧三寶。歸依的梵語含有救濟、救護的意思。也就是依三寶的功德威力,能加持、攝導歸依者,使能止息無邊的生死苦輪大怖畏,而得解脫一切的苦。

兩足尊:佛陀的十號之一。因佛具足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成就盡智、無生智等無漏的無學法,及十力、四無畏等諸不共法,於天、人中,所有兩足生類中最尊貴者,所以有此尊號。又兩足喻為權實、戒定、福慧、解行等,佛即具足此兩足,而遊行法界,無所障礙。

三惡: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等三惡趣的略稱。也指貪、瞋、癡三毒。

大乘:又作上衍、上乘、勝乘、第一乘。乘,即交通工具的意思。指能將眾生從煩惱此岸載至覺悟彼岸的教法而言。在《阿含經》,尊稱佛陀的教說為「大乘」。

好去:居者安慰行者的言辭。也就是好走、保重的意思。

那個時候,惠能大師看到廣州、韶州以及四方的學者、庶民都雲集到山中來聽聞佛法,於是登上法座,告訴大眾說:「來,各位善知識!有關修行成佛的大事,必須要從自性的覺悟中做起。在任何時候,念念都能清淨自心,修正自己的身行;見到自己的法身、佛性,自己救度,自己持戒,這樣才算不虛來此曹溪一回。大家既然都是遠道而來,能夠共同在此聚會,都是大家有緣。現在請各位就地胡跪,我要先為你們傳授

『自性五分法身香』,接著再傳授『無相懺悔』。」大眾依言,各自胡跪。
惠能大師說:「第一是戒香,就是自己心中沒有過失、罪惡,沒有嫉賢妒能的心理,沒有慳貪瞋忿的念頭,沒有劫掠殺害的意圖,這就叫作戒香。第二是定香,就是看到一切善惡境相的時候,自心不會散亂,這就叫作定香。第三是慧香,就是自心沒有障礙,時常以智慧觀照自己的真如自性,不造作惡業,雖是修行種種善事,但心中不執著所作的善行。尊敬長上,體念下人,憐憫孤苦,救濟貧窮,這就叫作慧香。第四是解脫香,就是心不攀緣外境,不去思量分別善惡,身心自在,無所掛礙,這就叫作解脫香。第五是解脫知見香,就是自心既於善惡都無所攀緣,但也不可以死守空寂,而應多方參學,聽經聞法,以認識自心,通達佛法義理;待人要謙虛和善,不妄自分別人我,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時,真如自性毫不變易,這就叫作解脫知見香。

善知識!這『自性五分法身香』,主要是用來薰修自心,千萬不能離心而向外尋求。現在我再為你們傳授『無相懺悔』,滅除三世罪業,使身口意三業得到究竟清淨。善知識!大家一起隨我念道:『弟子等,從前念、現念、一直到後念,念念都不被愚迷所污染,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愚迷等罪,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,誓願都能同時消除滅盡,今後永遠不再生起。弟子等,從前念、現念,一直到後念,念念都不被憍狂所污染,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憍狂等罪,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,誓願都能同時消除滅盡,今後永遠不再生起。弟子等,從前念、現念,一直到後念,念念不被嫉妒所污染,以前所造作一切惡業以及嫉妒等罪,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,誓願都能同時消除滅盡,今後永遠不再生起。』

善知識!以上所宣說的就叫作無相懺悔。甚麼叫作懺?甚麼叫作悔?所謂懺,就是懺除以前所犯的過失,從前所造的一切惡業、愚迷、憍狂、嫉妒等罪,完全懺除盡淨,今後永不再起,這就叫作懺。所謂悔,就是悔改自己以後再犯的過失,從今以後,所有的一切惡業、愚迷、憍狂、嫉妒等罪,現在已經覺悟,完全永遠斷除,更不再造作,這就叫作悔。所以稱為懺悔。

凡夫愚迷,只知道懺除自己以前所犯的罪業,而不知道悔改以後的過失。因為不知悔改的原故,所以從前的罪業未能滅除,往後的過失又頻頻生起。既然以前的罪業不能滅除,後來的過失又再生起,如何能稱為懺悔呢?

善知識!現在已經懺悔清淨,再與大家一起發四弘誓願,大家都應用心諦聽:自心的眾生無邊,我誓願度盡;自心的煩惱無邊,我誓願斷盡;自性裡的法門無量,我誓願修學;自性的佛道無上,我誓願成就。
善知識!大家不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嗎?這麼說,就不是我來度你們了。善知識!心中眾生,就是所謂的邪迷心、誑妄心、不善心、嫉妒心、惡毒心,如是等種種不善的心,都是心中的眾生,大家應該自性自度,這才叫作真度。

甚麼叫作自性自度呢?就是將自己心中的邪見、煩惱、愚癡等眾生,用正見來度。既然有了正見,就能運用般若智慧來打破愚癡迷妄的眾生,各各自性自度。邪見來時用正見度,執迷來時用覺悟度,愚癡來時用智慧度,惡念來時用善念度,這樣來度心中的眾生,就叫作真度。
還有煩惱無盡誓願斷,就是運用自性般若的智慧來去除虛妄分別的思想心。法門無量誓願學,就是必須見自本性,常常實踐正法,這就叫作真學。無上佛道誓願成,就是既然常能心存謙卑實踐正法,又能遠離迷妄而又不執著於覺悟,內心常生般若智慧,真妄俱除,就能見到自己的佛性,也就能在一言之下悟道成佛。能夠時時念念修行這四弘誓願,這就是發心立願的法門!

善知識!現在已經發四弘誓願了,再給各位善知識傳授無相三歸依戒。

善知識!歸依覺,就是福慧具足的至尊;歸依正,就是遠離塵欲的至尊;歸依淨,就是眾生敬重的至尊。從今以後,應當稱覺者為本師,再也不去歸依其他邪魔外道,常常以自性的佛法僧三寶來為自己證明。奉勸各位善知識,要歸依自性三寶:所謂佛,就是覺者;所謂法,就是正;所謂僧,就是清淨。自心歸依覺,則邪迷之念不生,少欲知足而能遠離財色,所以叫作福慧具足的至尊。自心歸依正,念念都無邪見,因為沒有邪見的原故,就沒有人我、高傲、貪愛等執著,所以叫作遠離塵欲的至尊。自心歸依淨,在一切塵勞愛欲的境界中,自性都不被染著,所以叫作眾生敬重的至尊。如果能如此修行,就是自性歸依。一般凡夫不能理解無相歸依,所以從早到晚求受形式上的三歸依戒;如果說歸依佛,佛在那裡呢?如果見不到佛,憑藉甚麼來作為自己歸依的對象呢?所以說歸依佛反成為虛妄。

善知識!你們要自己去體會觀察,不要錯用了心意!經文上分明是說自歸依佛,並不說歸依他佛。不歸依自性佛,就沒有所歸依處。現在既然已經自己覺悟了,你們必須各自歸依自性三寶。向內要善調自己的心性,向外要恭敬尊重他人,這就是自歸依。

善知識!既然已經歸依自性三寶了,現在請各位再專心諦聽!我為你們再說『一體三身自性佛』,使你們都能夠見到自性三身,明白地覺悟自己的真如自性。請大都跟隨我念:『就在自己的色身中歸依清淨法身佛,就在自己的色身中歸依圓滿報身佛,就在自己的色身中歸依千百億化身佛。』

善知識!色身猶如我們自己的住宅一般,所以不足以歸依。剛才所說的法身、報身、化身這三身佛,都在我們的自性之中,世間上每個人都具有。只因自己的心性被無明所迷惑,不能見到內在的自性,而總是向外去尋覓三身佛,卻看不見自性身中本來就具有的三身佛。你們聽我說法,能使你們在自身中見到自性所具有的三身佛。這三身佛,是從自性中出生,並不是從外面可以尋得的。

甚麼叫作清淨法身佛呢?世人的心性本來清淨無染,一切萬法都由自性而生。如果心中思量一切惡事,會產生惡的行為;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,就會產生善的行為。如此所有一切善惡諸法在自性中,就好像天空本來常清、日月本來常明,只因為被浮雲遮蔽而形成上明下暗的現象;忽然一陣風來,把浮雲吹散,天空自然上下全明,森羅萬象都會清楚的顯現出來。心人心性,經常浮游不定,就好像那天空的浮雲。

善知識!智就像是太陽,慧就像是月亮,智慧常如日月光明朗照,但是如果向外滯著塵境,就會被妄念的浮雲遮蓋自性,智慧就不得明朗。如果能遇到善知識,聽聞佛法真理,自能除去心中的迷執妄念,而內外光明澄徹,在自性中,萬法自然一一顯現。見性的人也是如此。這就叫清淨法身佛。

善知識!自心歸依自己本有的自性,就是歸依真佛。所謂自歸依,就是除去自性中的不善心、嫉妒心、諂曲心、吾我心、誑妄心、輕人心、慢他心、邪見心、貢高心,以及一切時中所有不善的行為;常常反省自己的過失,不說別人的好壞是非,這就是自歸依。常須懷抱謙下之心,普遍對人恭敬,這就是見到自己的本性,通達無礙,這就叫作自歸依。

甚麼叫做圓滿報身呢?譬如一燈能破除千年的黑暗,一智能滅除萬年的愚癡。不要經常回想以前的事,已經過去的事不可復得,要常思量以後的行為,念念圓明,自然能見到自心本性。善與惡雖然不同,但是本性並沒有兩樣,這無二之性,就叫作實性。在實性中,善惡無染,這就叫作圓滿報身佛。自性若起一念之惡,便能消滅萬劫以來所修的善因;自性若起一念之善,便可滅盡多如恆河沙的惡業。從初發心一直到成就無上菩提,念念之間自見本性,不失正念,這就叫作報身。

甚麼叫作千百億化身呢?如果不思量萬法,自性本來就如晴空;如果對萬法有了一念的思量,就叫作變化。思量惡事時,自心就能變化為地獄的境界;思量善事時,自心就能變化為天堂的境界;生起毒害之念時,自心就能變化為龍蛇的境界;生起慈悲之念時,自心就能變化為菩薩的境界;自性流露智慧時,自心就能變化為上界諸天的境界;自性迷執愚癡時,自心就能變化為下方三途的境界。自性的變化非常多,愚迷的人不能省察覺悟,念念生起惡心,所以經常在惡道中行走。如果能回轉一念的善心,就能生出般若智慧,這就叫作自性化身佛。

善知識!法身本來人人具足,念念得見自性,就是報身佛。從報身上思量萬法,發智起用,就是化身佛。自己覺悟,自己修行自性功德,就是真歸依。皮肉就是色身,色身譬若住宅,不可說是歸依。只要能了悟自性中本具三身,就是認識自性佛。

我有一首無相頌,如果能讀誦受持,就能使你們累劫多生以來因迷惑所造的罪業在言下頓時消滅。」頌說:
 
迷人只知修福不知修道,所以只說修福就是修道。
 布施供養雖能得無邊福,原來是由心中三惡造作。
 如果想以修福來滅罪業,來世即使有福罪業還在。
 只有向自心中根除罪緣,各自在自性中行真懺悔。
 倘能頓悟大乘真懺悔法,去邪迷行正道就能無罪。
 學道能夠經常觀照自性,就和十方諸佛等同一類。
 我的祖師只傳頓教法門,普願大家見性同證佛體。
 如果想要未來獲得法身,必須離諸法相心中如洗。
 努力自見性不要空蹉跎,否則後念忽斷此生休矣。
 若想覺悟大乘見自本性,虔誠恭敬合掌至心請求。

惠能大師說:「善知識!大家都應該讀誦記取這首無相頌,並且依照此頌修行,如果聽了以後能夠立即見性,雖然離我有千里之遙,也如同常在我的身邊一樣;如果聽了以後不能有所覺悟,即使就在對面,也如同相隔千里,又何必辛苦遠來求法呢?希望大家各自珍重!」

大眾聽聞六祖大師的說法,無不心領神會,歡喜踴躍,信受奉行。



leksongsupa 在 周四 4月 12, 2012 12:53 pm 作了第 4 次修改

2** 禪定是甚麼意思 ** Empty *** 如何認識自性佛 *** 周六 4月 07, 2012 3:56 pm

leksongsupa

leksongsupa
版主
版主

Cool Cool Cool Cool Cool
一.如何認識自性佛?

平常我們都是從表相來認識所謂的「佛」,例如看到一尊佛像,就說這是釋迦牟尼佛,那是阿彌陀佛、藥師佛,或是觀世音菩薩、地藏菩薩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等,我們所認識的都是外面的佛。學佛修行,要緊的是認識自己的「自性佛」。

每一個人自己就是佛,但是你能認識自己是佛嗎?」
過去,有信徒問禪師:「如何是佛?」

禪師說:「我不敢告訴你,告訴你,怕你不相信。」
信徒說:「不!禪師!我是誠懇地來向您問道的,您的話我怎麼敢不相信呢?」
「喔!你相信,那你剛才問甚麼?」
「如何是佛?」
「喔!如何是佛?你就是啊!」

佛性人人本具,但因凡夫眾生不敢直下承擔自己是佛,所以只能是凡夫。所謂「迷即眾生,悟即佛」。

唐朝的裴休宰相,有一天請黃檗禪師到他家裡去為佛像開光,黃檗禪師就對他說:「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開光呢?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開光呢?」

所以,禪,要我們不要心外求法。你能認識自性,自己就是佛。

如何是自己的自性佛呢?有一次,六祖大師集合大眾,他說:「有一樣東西,無名無字,無背無面,無頭無尾,請問你們大家,這是個甚麼東西啊?」

與會大眾都說不出是甚麼,這時座下弟子神會挺身而出,說:「這是諸佛的本源,也是我神會的佛性。」

神會回答以後,六祖大師就呵斥他說:「跟你們講,無頭無尾,無名無字,無背無面,你偏要替他安個名字,叫做本源,稱做佛性。將來如果你有辦法的話,也只是個以佛法作知解會的人,不是大徹大悟的禪師。」

所以,禪的悟道,所謂認識自性,自性是甚麼?那也只能意會,不可言傳。不過,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的時候,他曾發出宣言說:「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。」意思是說,大地眾生皆有佛性,只要把妄想執著一除,當下就是自性佛了。

講到自性佛,我們的佛性是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的,你成佛了,佛界裡並沒有多增加一個,因為本來大家都是佛;你成佛了,凡夫裡也沒有減少一個,因為佛性在凡不減。佛與眾生只是迷悟的差別而已,所以「參禪悟道」,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佛性。

甚麼是自己的佛性?以下列舉十點略作說明:

1.常:俗云: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。」凡夫一期的生命,數十寒暑;但是我們的佛性,我們真正的生命是永遠不死,是恆常不變的。

2.樂:娑婆世界,苦多樂少,充滿生老病死諸苦,雖有物欲之樂,畢竟是短暫而虛幻不實的。但是在我們的佛性裡,只有絕對安詳自在的和樂。

3.我:平常我們所講的「我」,是妄計所執的「假我」;現在我們講的「我」是「真我」。因為平常的我,無法自在,不能永恆;現在我們真如佛性的這個「我」,是永恆自在,且能自我主宰的。

4.淨:一塊黃金,即使把它擺在污水爛泥裡,仍不失黃金的明亮;我們的佛性,儘管在五趣六道裡輪迴,仍不失其清淨自性。

5.真:佛性真實不虛,你能體會到自己真實的本性,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。

6.實:佛性真實不虛,是實實在在的。

7.善:佛性是絕對善美的,不帶一點汙染、邪惡、煩惱。

8.美:佛性是最善美的,是最莊嚴的。

9.廣:佛性廣大無邊,大如宇宙虛空,因此,你能認識自己的佛性,則十方世界任我們遨遊。

10.靜:佛性在安詳寂靜裡,是隨緣而動,隨自然而生。
認識了常、樂、我、淨、真、實、善、美、廣、靜,那就是我們的佛性。然而參禪學道的人,每每忘記了自己是佛,往往心外求法,心外覓佛,甚至於在心外之法又再生出許多的妄執分別。

過去有一位女居士,收藏了一尊非常莊嚴的白瓷觀音聖像,後來她聽說要讓佛像靈感的話,一定要送到寺院裡,在佛前燒香、禮拜、分一點佛的靈感回來。於是她決定把這尊白瓷的觀音聖像請到寺院去分香、拜拜。

當女居士到了寺院,看見佛桌上已擺滿了供品及等著分香的佛菩薩像,於是就把別人的供品和佛菩薩像移開,將自己的白瓷觀音擺在中間,開始燒香祝禱。

可是,自己點的香,隨風四處飄散,都飄到別人供的佛菩薩像上去了。女居士心想:「我的香怎麼都給別人供的佛菩薩像聞去了,而我的白瓷觀音反倒沒有聞到這個香。」因此,她就自作聰明,把香環綁在瓷觀音的鼻子上。這樣一來,本來很美的白瓷觀世音一下子變成了黑鼻子的觀世音,所以,後來,這個白瓷的觀音菩薩就叫黑鼻觀音。

這是說明,佛性是超越時空,超越你我的對待法,然而凡夫眾生因為有時間的觀念,有方位的觀念,有種種的分別、計較,因此不能認識自性佛。

天台學者道文法師有一天向研究天台教義六年,而後習禪有成的日本真觀禪師請法,他說:「《法華經》說『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』,這意義就是認為樹木花草都能成佛,請問:花草樹木真能成佛嗎?」
真觀禪師不答反問:「你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,對你有何益處?你為甚麼不關心自己如何成佛呢?」

花草樹木能不能成佛?這不是一個重要問題,因為山河大地、花草樹木、一切宇宙萬物,都是從我們自性中流出,只要我們自己成佛,樹木花草、大地山河就跟著成佛。所以,一切眾生都是我們心中的眾生,只要我們自己證悟自性,一切大地山河都是我的。

所以,佛教常用「明珠在掌」比喻佛心般若並不在高遠之處,而是人人可握之物。然而,「石中之火,不打不發」,石頭雖可發火,不經敲打,火不出來。所以,人人心中都有佛性,但若不修不證,就如同「宅中寶藏匿濟,乏於孤窮;衣內明珠弗解,貧於傭作」。那麼,如何才能明心見性,找回自己的自性佛呢?最重要的是必須放下我執、我見,拋棄一切迷妄、分別,如此才能超凡入聖,見自本性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二.甚麼叫「自性五分法身香」?

永嘉大師說:「不除妄想不求真,幻化空身即法身,法身覺了無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」在佛教裡,自性、佛身、法身、佛性、真如等,都是指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,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法身。
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,手上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,問四方天王道:「你們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甚麼顏色?」

四方天王看後,各隨所見,分別說是青、黃、赤、白等不同的色澤。佛陀就將摩尼珠收回,舒開手掌又問道:「我現在手中的這顆摩尼珠是甚麼顏色?」

天王不解佛陀心中所指,都不約而同的回答道:「佛陀!您現在手中根本沒有東西,那有甚麼摩尼寶珠呢?」
佛陀真實的告訴四天王道:「我將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,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,但真正寶珠在你們面前,卻視而不見,這是多麼顛倒呀!」

這是說明我們的自性就像一顆摩尼寶珠,每個人來看,所看到的顏色都不同。其實這個寶珠的顏色只有一種,是個人的境界不同,而有種種的分別。好像我們的法性,本來是一個,可是由於我們迷惑了,不能認識我們的自性法身,而在自性法身之外,做了很多分別。

因此,在《壇經》的〈懺悔品〉中,六祖惠能大師一開始便主動提出,要為大眾傳授「自性五分法身香」。所謂「自性五分法身香」,就是:

1.戒香:

所謂戒香,就是要每一個佛弟子在自己心中無非無惡、無嫉妒、無貪瞋、無劫害,稱為戒香。
戒有「防非止惡」的功能,戒是佛教的法制生活。經云:「戒住則法住。」在佛教裡,依在家與出家的不同,所受持的戒法有優婆塞、優婆夷的五戒、八關齋戒、十善戒以及沙彌、沙彌尼的十戒,式叉摩那的六法戒、比丘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。

其中,五戒為佛教的根本大戒。所謂五戒,就是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五戒是做人的根本,受持五戒可得無量的功德利益。例如:不殺生而護生,自能獲得健康長壽;不偷盜而布施,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;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,自然家庭和諧美滿;不妄語而讚歎他人,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;不飲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,自然身體健康,智慧靈敏。

五戒雖然分別為五,但是它的根本精神只有一,就是不侵犯。例如,不殺生,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;不偷盜,就是對別人的財富不侵犯;不邪淫,就是對別人的身體、名節不侵犯;不妄語,就是對別人的信用、名譽不侵犯;不飲酒,就是對自他的智慧、健康不侵犯。不侵犯才能自由,凡是身陷牢獄,失去自由的人,探究其原因,都是觸犯了五戒。譬如:殺人、傷害、毀容,是犯了殺生戒;貪污、侵佔、竊盜、勒索、搶劫、綁票,是犯了偷盜戒;強姦、嫖妓、重婚、拐騙,是犯了邪淫戒;譭謗、背信、偽證、恐嚇等,是犯了妄語戒;販毒、吸毒、運毒、吸食煙酒等,是犯了飲酒戒。由於犯了五戒,於是身繫囹圄,失去自由。所以,受戒也是守法,能夠受持五戒,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;能夠受持戒法,自然人格芬芳,道德遠播,被人尊敬,因此,戒香勝於花香。

2.定香:所謂定香,就是要大家看各種善惡的境界,自心不亂,稱為定香。

定就是要我們自己有原則、有立場、有主張,不輕易受世間的五欲塵勞所左右。受了定香的人,至少應做到:一、不為境轉;就是不能任由境界所轉。二、不為物動;就是不被世間的財富、金錢所動搖。三、不為情惑;就是不被男女的美色、情感所誘惑。四、不為勢嚇;就是不懼威武,不受勢力脅迫。自己有定,就能知所進止;自己有定,就能隨遇而安,這就是定香。

3.慧香:所謂慧香,就是自心修行無礙,常以智慧觀照自性,不造作諸惡,即使做善事也不執著,敬上念下,愛護鰥寡貧窮者,稱為慧香。
其實,學佛主要的目的,就是要轉迷為悟,也就是要證悟般若智慧。般若智慧就是佛性,佛性雖然人人本具,個個不無,但是正如寶礦裡即使有再多的黃金、白玉、鑽石等財寶,如果不經開採,則永遠也不會出土。智慧的寶藏不經開發,一樣不會現前。所以,要想有智慧,就必須有三個次第:一、從聽聞佛法而能獲得智慧;二、從思考研究而能獲得智慧;三、從修行實踐而能獲得智慧。這就是慧香。

4.解脫香:所謂解脫香,就是自心無所攀緣,不思善,不思惡,自覺無礙,稱為解脫香。

世間上的人,往往受到名聞利養、人情世故、親情眷屬、男女情愛、人我是非、我執邪見等束縛,而不能自由解脫。佛法最主要的,就是要我們從各種束縛中解脫出來,因為解脫,才能自在。
過去禪宗四祖道信初參僧璨大師時,他說:「願和尚慈悲,開示我解脫法門!」

僧璨大師反問:「誰縛住你了?」

是的!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束縛我們的不是別人,而是我們自己。所謂「解鈴還須繫鈴人」,自己束縛還須自己解脫。我們能心無所緣,自覺無礙,這就是解脫香。

5.解脫知見香:所謂解脫知見香,就是自心既然對於善惡都無所攀緣,也不沉空守寂,就必須廣學多聞,認識自己本心,通達諸佛的道理,和光接物,無我無人,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,真性毫不變易,稱為解脫知見香。

解脫知見香就是要我們在解脫的認知上、知見上、觀念上,也就是從思想的本體裡,能夠不執空、不守寂、不攀緣、不分別、無人我對待,自然而然地不為世間左右,那就是有了解脫知見香,也就是所謂實踐真理。

如果我們有了戒香、定香、慧香、解脫香、解脫知見香,自然能透露禪悟的消息。那就是六祖大師為我們所傳授的五分法身香。

這自性五分法身香說起來很簡單,真正要實踐並不是很容易。一般人雖然虔誠地信仰佛教,但是要他持守戒律、修習禪定、體悟智慧、祈求解解、或是證悟解脫知見,這是很不容易的。

有一個信徒,過六十歲生日的時候,請良寬禪師為他消災、祈福、祝壽,禪師問他:「你要我為你祈求多少壽命呢?」
信徒說:「我想活八十歲。」
禪師說:「你現在已經六十歲了,距離八十歲只有二十年,二十年很快就會過去的。」信徒說:「禪師!難道我可以求一百歲嗎?」
「一百歲也只是增加四十年,也是一轉眼就會過去的。」
信徒說:「難道我可以祈求一百二十歲嗎?」
禪師說:「一百二十歲,也只不過是增加六十年;你已有六十歲了,再增加六十年,也是有如石光電火,剎那就過去了。」
「那怎麼辦呢?」禪師說:「你要求無量壽,要求永恆的壽命啊!」
一般人只求身體上的長壽,這是不能解脫的。因為一百歲、一百二十歲的老人,日子很不好過,不但吃不動,走不動,聽不清,看不到。甚至一百二十歲的老人,他一百歲的兒子可能已經先他而去,八十歲的孫子也死了,天天在為兒子、孫子送終,這種日子會好過嗎?所以,只求肉體上的長壽,這不是正知正見,不是解脫知見。

過去,在山西五台縣昭果寺,有一位解脫禪師,他曾經蒙文殊菩薩指示心印,後來更加謙卑的為大眾服務,年月一久,功行日高。有一天,文殊菩薩想要試驗他的修行,趁他早晨為大眾煮早餐,做稀飯的時候,出現在解脫禪師的前面,解脫禪師看都不看一下,文殊菩薩大驚,上前就說:「喂!我是文殊菩薩!我是文殊菩薩!」

解脫禪師應聲便說:「文殊自文殊,解脫自解脫。」
文殊菩薩一聽,知道解脫禪師是真的覺悟了。因為解脫禪師能夠覺悟自性,肯定自己,所以能「文殊自文殊,解脫自解脫」。
因此,研究《六祖壇經》、參禪學道的人,應該知道,自性五分法身香不從外得,要從自己的自性上去證悟,因為解脫不在他人身上求,你自己能悟道,當下就能獲得解脫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三.甚麼叫做無相懺悔?

懺悔,對於一個修行人而言,是有非常大的作用。所謂懺悔,六祖大師說:「懺者,懺其前愆,從前所有惡業、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悉皆盡懺,永不復起,是名為懺;悔者,悔其後過,從今以後,所有惡業、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今已覺悟,悉皆永斷,更不復作,是名為悔;故稱懺悔。」懺悔就是要我們反省、改過、遷善。
根據經典所說,凡夫一日所作,功少過多,甚至舉心動念之間,無非是罪,無非是業。這些罪業就像烏雲遮日一般,障蔽了我們的佛性,使我們在生死海中流轉,輪迴不已。

不過,佛經也說,一個人不怕犯罪,只怕不懺悔。懺悔可以消除罪業,好比衣服髒了,身體髒了,只要用水洗一洗,自然就乾淨了;田裡的秧苗,只要禾苗茁壯,旁邊縱有一些雜草,也起不了作用。又如投一把鹽在一杯水中,水的味道奇鹹無比,如果再多添加一些清水,鹹味自然轉淡;一塊石頭,把它放在船上,藉著船的浮力,它就不下沈。
懺悔一如法水,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;懺悔就像船筏,可以運載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;懺悔譬如藥草,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;懺悔好比明燈,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;懺悔一似城牆,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;懺悔有如橋樑,可以引導我們通往成佛之道;懺悔猶如瓔珞,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道果。在佛教的萬千法門中,無論我們修學那一個法門,都必須以清淨無垢的心田去納受,因此懺悔是必要的修行。
懺悔,可分為「事相」上的懺悔與「理性」上的懺悔。

事相上的懺,就是藉禮拜、讚歎、誦經、布施、行善等行為而行懺悔。事相上的懺悔,只要有一分的懺悔,就減一分的罪業;有十分的懺悔,就減十分的罪業。如同一個生鏽的銅器,你用一分的力量擦拭,它就潔淨一分;你十分用心、用力,把銅器上面的鐵鏽統統去除,就十分的明亮、清淨,這是事懺。

理性上的懺悔,是觀實相之理,來達到滅罪的懺悔。也就是以我們的般若智慧,從真如理體上觀照罪業的自性本來空寂,所謂「罪業本空由心造,心若亡時罪亦滅;心亡罪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」。罪業是由妄心所造,只要妄心不起,當下即無罪業可言。所以,在佛光山萬壽園有一首對聯說:「永念親恩,今日有緣今日度;本無地獄,此心能造此心消。」罪業是由我們的妄心所造,既是妄心所造,只要妄心一息,則罪業如霜露,日照即散;又如千年暗室,一燈即明。這種觀照「實相無相」,覺悟「罪性本空」的懺悔法門,稱為「無生門懺悔」,也就是

〈懺悔品〉所講的「無相懺悔」。

依照佛經記載,懺悔的方法有多種,但均不離事懺與理懺。
天臺宗所謂懺悔有三種方法:

1.依戒律門懺悔: 精持戒律,夙夜不懈的修持,猶如大火,燒去一切情識障。

2.依功德門懺悔:常行功德,供養三寶的修持,猶如春風,拂去一切煩惱障。
3.依無生門懺悔:勘破生死,修習無我的修持,猶如淨水,洗去一切知見障。

《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提出「懺悔六根觀普賢菩薩法」,即懺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根的罪障:

1.懺悔眼:若有眼根惡,業障眼不淨,但當誦大乘,思念第一義,盡諸不善業。

2.懺悔耳:耳根聞亂聲,壞亂和合義,由是起狂亂,猶如癡猿猴,但當誦大乘,觀法空無相,永盡一切惡,天耳聞十方。

3.懺悔鼻:鼻根著諸香,隨染起諸觸,如此狂惑鼻,隨染生諸塵,若誦大乘經,觀法如實際,永離諸惡業,後世不復生。

4.懺悔舌:舌根起五種,惡口不善業,若欲自調順,應勤修慈心,思法真寂義,無諸分別相。

5.懺悔心:心根如猿猴,無有暫停時,若欲折伏者,當勤誦大乘,念佛大覺身,力無畏所成。

6.懺悔身:身為機關主,如塵隨風轉,六賊遊戲中,自在無罣礙,若欲滅此惡,永離諸塵勞,常處涅槃城,安樂心恬泊,當誦大乘經,念諸菩薩母,無量勝方便,從思實相得。

懺悔是滅罪增福的最好法門,有關懺悔的對象,佛經舉出十種:

1.可以對諸佛菩薩懺悔。
2.可以對父母懺悔。
3.可以向兒女懺悔。
4.可以對師僧懺悔。
5.可以對弟子懺悔。
6.可以對領袖懺悔。
7.可以對檀越懺悔。
8.可以對善友懺悔。
9.可以對所化懺悔。
10.可以對龍天懺悔。

懺悔要發心,至誠發心,罪業才能消除。因此,無論是向諸佛菩薩,或是對父母、師長等人懺悔,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:

1.發露。


懺悔須要至誠懇切地表白自己所犯的過錯,不可覆藏,就如病患找醫生看病,如果不把病症說出來,醫生不能正確診斷、開藥方,病就不會好。所以要發露不覆藏,如果有所隱藏,懺悔就無法得到完全的清淨。

2.要真心地改往修來。


六祖大師說:「凡夫愚迷,只知懺其前愆,不知悔其後過。以不悔故,前罪不滅,後過又生。前罪既不滅,後過復又生,何名懺悔?」因此,懺悔最重要的,是要真心的改往修來;懂得「隨緣消舊業,切莫造新殃」,才是真懺悔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四.如何懺悔?

前文提到懺悔有很多法門,現在再從具體的方式與事例進一步說明懺悔的重要。

俗云: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知過必改,善莫大焉!」在佛法裡有兩種偉大的力量:第一、是自性不作惡;第二、是做了能懺悔。
懺悔是認識罪業的良心,是袪惡向善的方法,是淨化身心的力量。一個人不怕造業,只怕不懺悔。例如佛世時,印度的阿闍世王曾經犯下了弒父篡位的彌天罪業,後來因為懺悔,終能得救。中國的悟達國師,累劫冤業感生人面瘡,透過懺悔,終於冰釋多生仇恨,並且留下一部「慈悲三昧水懺」,利益後人。不過,一般人在平常都不會想到要懺悔,一定要到甚麼時候才肯懺悔呢?

◆有病的時候,病苦折磨,他想到要懺悔了。


◆受苦的時候,艱難困苦來了,他想到要懺悔了。


◆困難的時候,做事時,這項不如意,那樣不順心,他想到要懺悔了。


◆年老的時候,他想到過去年輕時候種種非法、種種不是,就容易懺悔。


◆無力的時候,感到自己沒有力量了,那時候就想到要懺悔了。
知道自己錯了才懂得要懺悔,往往悔不當初;甚至身陷牢獄才知道自己做錯了,更是懊悔已嫌遲。所以,我們懺悔,要在平常的時候,要在我們有辦法的時候。

如何懺悔愚迷、驕誑、嫉妒等惡業?《六祖壇經》說,佛弟子平日於佛前依下列三段文懺悔發願,可以增長我們懺悔的力量:

「弟子○○,從前念、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迷妄所染,從前所有的愚迷惡業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」
「弟子○○,從前念、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驕誑所染,從前所有的驕誑惡業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」
「弟子○○,從前念、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嫉妒所染,從前所有的嫉妒惡業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」

《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載,在家信眾的懺悔法有五種:一、不謗三寶,乃至修六念(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);二、孝養父母、恭敬師長;三、端正身心,以慈悲、道德待人;四、六齋日不殺生;五、相信因果。

除了上述的懺悔方法以外,一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下六種懺悔:一、說好話懺悔;二、捐善款懺悔;三、勤勞服務懺悔;四、成就他人懺悔;五、用感恩報德的心懺悔;六、以禮佛謝罪的心懺悔。


懺悔是生活裡時刻不可或缺的美德,例如:穿衣的時候,想到「慈母手中線,遊子身上衣」,如何能不懺悔?如何能不想到母恩難報呢?穿衣服的時候,想到這件衣服是從工廠裡的工人一絲一縷慢慢地織成,我能不愛惜它嗎?所以,穿衣服就可以懺悔。吃飯的時候,所謂「吃現成飯,當思來處不易」;所謂「佛觀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,若人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」。一粒米所以能到我們的口中,那是經過了農夫的耕作,工人的製造,商人的販賣,同時還要結合水份、土壤、陽光、空氣等宇宙間所有的因緣、力量,才能成為這一粒米給我們充饑填飽。我在吃飯的時候,怎麼能不感恩懺悔呢?所以,在佛門裡,飯前要念供養咒,飯後要念結齋偈,在吃前三口飯時要說:「願斷一切惡,願修一切善、願度一切眾生。」斷惡、修善、度眾,主要的,就是要懺悔、感恩、發願。

懺悔不但可以滅罪,而且可以增福。依經典記載,懺悔可得五種福德:終不遠離一切聖人;一切眾生樂見樂聞;入大眾時,不生怖畏;得好名聲;莊嚴菩提。懺悔之後,罪業是否究竟清淨,可以依懺悔當時的情狀

自我審查。懺悔的相狀有三品:

下品懺悔:全身微熱而眼出淚。
中品懺悔:全身毛孔發熱出汗,從眼出血。
上品懺悔: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。這是最高的懺悔。

一般人學佛修行,無不希望與佛菩薩感應道交,但是為甚麼有的人有感應,有的人沒有?感應的原理就同「月現江心」。所謂「千江有水千江月,萬里無雲萬里天」、「菩薩清涼月,常遊畢竟空,眾生心垢淨,菩提月現前。」菩薩就像一輪皎潔的明月,常遊在畢竟空裡,對大地眾生沒有分別心,只要眾生心中清淨無垢染,就像江河的水澄澈無波,月亮自能影現江心。所以沒有感應的人,不能責怪天上沒有月亮,應該怪自己的心海不清淨。所謂「人有誠心,佛有感應」,只要我們能時常藉著懺悔的法水來滌淨心垢,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。

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

回頂端  內容 [第1頁(共1頁)]
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